第8章 第八章自我介绍(1 / 2)

燕霖一中惯例,开学那天进行第一次班会课,主要是讲一些注意事项和接下来一个学期要做什么。

第一节班会课哄哄闹闹,郭咏菁讲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就有广播喊各班班主任安排几个男生去一楼中厅拿书。

郭咏菁说了句“你们先拿张纸条写写自己有什么志向当个班干,等我回来就收,现在先自习。”就被叫去开会了,班里又恢复了叽叽喳喳的讲话声。

声音不大,但几乎每块地方都有。

陈枳愿也在跟林清筝说话。

陈枳愿:“小林同学有没有什么看上的职位?填个课代表怎么样?”

林清筝摇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说:“还是别了吧,我怕自己做不好。”

“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好,而且当班干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和做事能力的。”陈枳愿怂恿道。

她知道林清筝这一路跟着她性格已经放开了许多,但真正面对事情的时候还是老样子。

她希望林清筝可以自己踏出来。

林清筝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陈枳愿也没强求,自己写完字条就继续复习了。

陈枳愿上学期报了个班长上去,差点没累死,这次干脆来了个物理课代表。

正好她物理一般般,可以用来督促自己。

这话要是其他同学听到了,恐怕得呕死。这种单科进前十的大佬在这说她成绩一般般……还做不做人啦!

——

去搬书的同学很快就回来,一摞摞的放在讲台上面,老师没来就没有人去动。

过了会儿教室自己安静了,只有水笔划过纸张的声音。

后天就考试了,都是能来一班的人,基本的自觉还是有的。

就是时不时来喊班去拿书的教室喇叭有不止一点的吵。

燕霖一中的教学楼挺独特,是老版的那种四合院式的两层院子,一层十个班,一层有十个可以容纳五六十个人的教室。

高一高二的院子靠一个中央大厅连在一起,但平时这个大厅就是个中转站,跟两栋楼之间的过道天桥是一个道理。

只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楼上。

连着中央大厅的是一整排的教师办公室,走过去之后是放榜用的前厅,极为宽敞。

一般开学书店送过来的书都是往这放的。

一班位于四合院式的院子的第一个教室,也是跟十班一样,离搬书的前厅最近。

据高一校史来讲,就是高一高二呈南北对称结构,后来建筑都是以大教学楼为中心,环绕式建房。

陈枳愿方位感极差,也分不出环不环绕,但学校的建筑确实稀疏。

准确来讲,是学校太大,显得建筑稀疏,据说高三搬到山上去了,是独立新建的纪念楼。

也不知道是周围声音太嘈杂,还是广播声音比老人唱戏还长气,又或许是想到跟某位同学气场不合,陈枳愿看笔记看得心不在焉。

直到林清筝戳了戳她:“有个同学让我问你什么时候发书。”

“谁?”

林清筝指了指她后面。

陈枳愿转头,就看到跟某位同学气场完全不同的他同桌,“老师不在,什么的书什么时候发啊?”

陈枳愿:???

我问谁去?

陈枳愿本想坐视不管,但那位十分牵挂书本的徐同学试探的问了句:“我听着广播好像在问一到五班书本不够先别来,是不是要我们发了?”

迟发早发都得发。

况且也没多少本书。

陈枳愿向徐宇崔点头,“发了吧。”

像是想到点什么,陈枳愿又转过头去,“何白洵,帮我一下?”

认真忽略这边动静的何白洵:……

并不是很想说话。

最后陈枳愿拉着她同桌和她的两个后桌一起上去发书。

陈枳愿负责拿剪刀剪开绳子,他们三个发不完的书就让坐在第一排的发了。

班里又热闹起来。

发完书还要统计,陈枳愿拿笔记着上来报告说哪种书还差几本哪种书又多了几本,然后又问还有哪几个同学没有的不认识的在花名册上找出来之类的。

“陈枳愿,多了两本物理必修二。”陈枳愿抬头,看到何白洵站在她面前,手里还拿着多出来的书。

“所有人都有了?”

“有了。”

何白洵把书放到讲台就打算回去,陈枳愿叫住他:“哎何白洵,帮我整理一下这堆东西呗?”

何白洵看着陈枳愿示意的讲台上胡乱放着的课本以及地上的包书废纸:“……”

何·工具人·白洵:你怎么不叫上你那朋友来帮你干活。

站在讲台上统计是个苦累活,何白洵以为喊他收拾完讲台上下下就可以了,然后,陈枳愿拉着他去了前厅拿书还书。

何白洵:……

书不多,但人多。

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两个人在那汇报班里各种书的数据,放书拿书找书乱七八糟。

何白洵看着陈枳愿不慌不忙的干这些事的时候,还是挺诧异的。

挺熟练,一看就是经常干。

再然后就看到,那个会很多的陈同学挤过来,熟练的把新拿的那一摞书往他怀里放……又很快挤回去拿了几本书。

像只囤食的松鼠。

——

何白洵跟着陈枳愿回去的时候,遇上班主任过来讲刚刚开会说的东西。

两个人安安静静坐回座位上,听着学校安排还有每次都会讲的注意事项听了快半个小时。

班主任一说完,陈枳愿就逐个逐个对着花名册去给缺书的同学下发课本,整个过程安安静静,没打扰到太多同学。

回到座位,陈枳愿又趁着班主任出去处理他们交的小纸条,陈枳愿弯腰到挂在桌子旁边的收纳袋里掏了掏,给了林清筝和徐宇崔一人一块巧克力。

“何白洵。”陈枳愿小小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