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房间的灯光,羽西这才看清这是一个合院形制,院中空无一物,歇山顶后面,老君阁的轮廓依稀可见。
羽西向来早醒,房间没有窗帘,里侧的墙,上半截全是旧式雕花木窗,镶了层茶色毛玻璃,天色已亮,大约是日出的光。
拨开栓梢,羽西推了推木窗,咿呀作响,回头看邓太和女儿睡得还沉,再使了点力,两扇窗缓缓打开一片云端日出的景象。
探身下望,朱红色的砖墙砌合在崖壁上,目光一路坠下去,落在一团团的树梢顶,深青浅绿交杂着沿山势泼洒而下,汇聚成一颗心的形状,泛着波光,想来那应该是月城湖的所在。
清晨的院子比昨夜的宽敞些,羽西轻轻带上房门,走到院子中央,打量了一番。
青灰色的地面是用大块的长条石铺就,石缝衔接横竖规整,年代久远,石面低洼不平,积雨的地方长着细细的青苔。
回廊里门窗紧闭,木格子窗框式样简单,有些陈旧,透着幽古之意。
院子顶上,薄雾中,红红黄黄的老君阁沐着晨光。六七层塔檐倾轧下来,隐隐生出些压迫之感,难怪传说里的大人物惯爱拿塔收妖。
回廊的尽头有一个拐角,转出来是一回弯,一扇小门通到了院子外面,门口就是上山的那条步道,树木掩映之间,渐渐收窄成一条小路,石砌的栏杆上绑满了红布条,绵延上去老君阁。
邓飞和张道士正在烧香,羽西没有打扰,在平台上转悠,欣赏四方景色。她对各路神仙没有敬畏之心,大小寺庙道观都不随意烧香,也没什么心愿好求。
羽西听邓飞在跟张道士请教修行秘诀,踱过去打了个岔,“师兄,传说山上有松风,是真的么?”
张道士笑笑,不回答。
羽西又问,“北宋的?仲尼?”
张道士终于开口,“那倒不是,明琴而已。”
羽西大惊喜,“真的是真的哇?”
张道士笑,“你们等等。”转身下了台阶。
邓飞问羽西,“你们打的什么禅语?”
羽西故作神秘,“一床古琴。”
邓飞没懂,“什么床?”
张道士把琴递给羽西。栗红色漆,牛毛断纹,青金石粉填隶书“松风”二字,丝弦,碧玉轸足。
羽西问,“能弹两下不?”
张道士伸手,“请随意。”
羽西就地坐到台阶上,把琴搁在膝头,紧了紧琴轸,调好音,先试了段秋风辞。琴身晃荡,手腕也别扭。羽西又起身,把雁足搁到最上面一级台阶上,比了下高度,侧着身坐下,用膝盖把琴身抵住,垂下手腕,感觉顺手多了,接连弹了良宵引和酒狂,有金石之音,凝而不散。
张道士欣喜,“这琴算是遇到知音了。”
羽西忙说,“不敢不敢,我是刚入门,就会这两三个曲子。”说罢将琴还给张道士。
临别,羽西得到份礼物,一小本《道德经》。张道士瞧着她有慧根,让好好修习。羽西不好推却,恭敬接过,连声道谢。
从青城山下来,羽西就听说巴黎圣母院遭了大火,房顶都烧秃了。
羽西问斯齐去不去看,斯齐摊手,“想去呀,去不成啊。”因为首长的缘故,斯齐没有护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