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英有些奇怪他怎么老是揪着这点不放,但还是告诉他自己的想法。
“他是我的目标,这点没错,但是我们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人,成长的年代、环境都不一样,怎么可能会做出完全一样的选择。”
话尾还吐槽了一句:“再说了,好像我想去,哈佛就会录取我一样。”
心里觉得,被哈佛录取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他是不是过于得意了?
哈佛的确很好,但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更不是所有人都要以它为目标的。
丹尼尔给她分析道:“赛伊是校友,又曾经在捐款委员会任职,你相比其他申请者还是很有优势的。”
美国的私立大学对于校友的亲属有优先录取的惯例,旨在建立更稳固的校友关系。
如果李诗英想要上藤校,哈佛对她来说是其中最简单的。
虽然李志勋曾经在好几所藤校就读,但是校友是只算本科的,后续的就读经历更像是职业培训,人家也不会把他当校友。
李诗英:“只是标准降低了一些,但这又不是什么百分百的事情。”
“而且我不是很喜欢它的文化,比如总是强调领导力什么的。”
由于从小受到过祖辈过于严厉的管束,李诗英对于权威的态度是审视的,隔着一定的距离还好,置身其中则是完全不敢想象。
这种校园文化天然和她不对付,她还是更喜欢有人文氛围的学校,要是再多一些历史沉淀感,那就更好了。
“而且我现在有工作了,我最近想,要不就在亚洲读大学算了,这里也有很多好学校。”
出道以后的忙碌让她动摇了回美洲念书的想法,这种程度的行程安排,要是长距离的两地奔波,她能否完成学业还是一个问号。
但她还没有和李志勋谈过,不知道对方会怎么想,以他的求学经历来看,应该不会对她有过多的干涉。
对于这点,她还是很有自信的。
丹尼尔说:“看来我们是没有机会成为校友了。”
还一幅很遗憾的样子。
李诗英对他的作态有些无语,吐槽道:“难道我们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再用校友这层关系来巩固吗?”
在她的认知里,他们的关系是不需要过多验证的。
丹尼尔凑近李诗英,用只有她能听见的声音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离你更近一点。”
李诗英闻言有些失神,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下意识问:“什么?”
丹尼尔看自己没有被推开,凑到她的耳边,动作不快,给了她足够的反应时间,又重复了一遍。
说完后也没有退到一个安全的社交距离,两人的身体随着车子有轻微的晃动,有些亲密的过分。
李诗英想起昨天自己的疑惑,本来她都要忘记了,两者一联系,原来是这样吗?
她有些迟疑地问:“所以,你是想和我约会吗?”
她仔细打量眼前的丹尼尔,不可否认,他的脸长得很美,虽然五官过于精致,又有着一张娃娃脸,但因为他肆意张扬的气质,一点也不会显得女气。
丹尼尔是典型的倒三角身材,肩宽长腿,却没有美洲常见的肌肉过于臃肿的通病。
可能是体质原因,他很喜欢运动,但却只有一层薄薄的肌肉,穿上衣服后就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所以他虽然在穿着上过于随意,也完全不影响他的美貌。
受李志勋影响,李诗英对于肌肉感过强的身材并不感冒,她更喜欢这种清瘦的身形。
仔细一看,眼前的人,脸蛋和身材都是她喜欢的,但是一想到他们约会的画面,她就有点抗拒。
丹尼尔仔细观察这她的表情,回复道:“是的,我想和你约会。”
又强调道:“以交往为前提的约会。”
美国约会文化盛行,约会的对象也很广泛,不仅局限在交往上,其实亲人、朋友之间也是有约会的。
李诗英推开丹尼尔,他也没有反抗,顺着她的力道恢复了社交距离。
她本能地感到羞涩,但理智却不允许她回避。
“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也从没想过我们在将来会有交往的可能。”
“这太突然了,丹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