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李长安把信塞进信封。
而后起身打开门。
薛世清恭敬说道,“大家伙儿都说您得去,大坝是您一力促成的,您要是不去,大家伙儿心里都不踏实。”
“您不是说还有一首诗吗?大家伙儿也都想拜读呢。”
李长安笑着点了点薛世清,“你啊,净挑好话说,我们赶紧过去吧。”
“要是耽误了祭祀,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二人匆匆赶去大坝。
祭祀仪式,就在大坝上举行。
乌山万众大坝好似一尊巨兽,匍匐在大山之间。
上面早已经聚满了人。
李长安赶到之后,原本还有些乱哄哄的场面,顿时气氛一变。
最外围的百姓率先看到,而后纷纷朝李长安拱手,打着招呼,“李大人,见过李大人……”
孩子们也在高声跟着尖叫,“李大人,我这里有糖啊……”
旁边的大人赶紧拍了拍孩子,让其不要乱喊。
动静越来越大,百姓们纷纷往这里聚拢,但都保持着克制,给李长安让开了一条路。
在里面的南巡镇抚司的一众官员,也都起身,朝李长安抱拳行礼,“大人。”
最里面的其他十二位镇抚使,神色有些复杂,有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样的威望,当真了不得。”
“这是他一点一点干出来的,谁又能说得了什么?”
“李长安这三个字,如今在南方三府,可谓如日中天。”
“手下有人在说,南方百姓只知李长安,而不知朝廷……”
“嘶,这话可不能乱说。”
李长安一路上不停回礼,一步一步往里走。
路上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全都主动让开了路,让李长安能够一直走进最里面。
李长安笑着朝十二位镇抚使抱拳行礼。
众镇抚使也纷纷回礼。
“邹大人,这祭祀何必要喊我呢?您和诸位大人直接宣布开始就好了。”李长安苦笑着说道。
邹伯勋拍着李长安的肩膀,“这可不是我能做主的,在场的百姓都在等你,我能有什么办法?”wap.bΙQμGètν.net
“吉时就快到了,你要不说两句?”
李长安赶紧抱拳告罪推辞,“邹大人真是太抬举我了。”
“祭祀直接开始就好。”
说着,李长安赶紧朝主持祭祀的,原西林县县令赵云波点头示意。
赵云波收到指令,点了点头,长舒一口气,而后朗声道,“祭祀,启……”
声音洪亮,在大坝与山间回荡。
钟鼓之声缓缓响起,一众百姓和官员纷纷停止了议论,伸长了脖子,看向大坝上的高台。
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在天地间氤氲。
所有人都很严肃以待。
这不是在祭祀所谓的虚无缥缈的龙神。
而是在祭祀可以守护南方水脉的大坝。
若要说龙神,这座大坝才是真正的龙神。
即便是一众位高权重的镇抚使,也都神色肃穆,静静地看向祭祀高台。
祭祀的流程早已商定好。
将原先祭祀龙神的那一套,做了极大的改动,流程也简单了很多。
由太牢之礼变成了少牢。
而在祭祀之后,增添了百姓群宴这一项。
也就是百家宴、千家宴,乃至万家宴。
每年大家伙儿好好吃上一顿,用自己的丰收喜乐,来祭祀这座来之不易的大坝。
这比其他什么虚礼来的都强。
礼不可废。
礼废,则传承断。
但也不可过度。
过度则劳民,则迂腐。
凡事以百姓适宜为准。
祭祀从巳正三刻开始。
结束时,也仅仅只过了两刻钟。
午时一刻,正是吃饭的时候。
所有人开始移步,前往万家宴的地方。
那里是原三县交界处,如今被改造了一番,修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路。
一条条长桌拼在一起,直接摆出去百丈长。
各家各户都把自家的菜端了上来。
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就跟过年了似的。
每个人也都不拘泥于座位,大家伙一人端着一个碗,开始碰杯。
小孩子们则开始奔跑着,互相商量着哪里的菜好吃,然后就三五成群一窝蜂的跑过去。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官员们聚在一起,推杯换盏,南方赈灾总算就快要结束了,他们的心里就跟要飞起来似的。
在南方这一年半还要多些的时间里,苦吃了不少,也没有人回过家。
就相当于是在外面漂泊了这么久。
如今终于快要结束,大家的心里都有些急不可耐,同样也是欣喜若狂。
一个个也都没了那么多拘束,称兄道弟,好不痛快。
而百姓们也都喜笑颜开。
各家的田地都分到手了。
朝廷的赈灾银粮也没有少过,只待最后的土地平整好,就能开始耕种了。
而这一次,只需要上交朝廷的固定赋税就可以,剩下来都是自己的。
手里有地,心里不慌。
李长安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
不断有人上来敬酒。
有官员,也有百姓。
李长安左一杯右一杯,最后赶紧尿遁离场,真要这么喝下去,还不得把人给喝死?
还是先逃命再说。
万家宴将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到时候会放祈愿灯。
大家伙的兴致也非常高。
李长安一路上假装酒意,然后好不容易回到了书房。
外面热闹喧天,房间里安详静谧。
李长安长出一口气,靠坐在椅子上,而后从须弥宝囊里,拿出一瓶放了好久的二锅头,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
举起酒杯笑道,“李长安,做的不错。”
说完,一口饮尽。
听着外面洋溢着欢乐的吵闹声,李长安静静地听着,不时自斟自饮,好不快哉。
外面人高兴,他也很是开怀。
这时候一个人的独处,倒别有一番乐趣。
“对了,《齐民要术》还差一点,南方农事都已经梳理完了,现在有时间正好整理完。”
李长安喝的有点迷糊,突然一拍脑袋。
拿出已经整理了有十万多将近十一万字的《齐民要术》,然后抽出一张白纸,沉吟片刻而后写道,
“笔墨第九十一”
“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讫,痛颉之。’”
……
与此同时,
万家宴上,封不疑和一帮镇抚司官员,喝的伶仃大醉,不时也有其他百姓过来敬酒,他也一概不拒。
酒兴正酣,封不疑突然拍起了桌子,大声喊道,
“大人不是说……还,还有一首诗吗?我怎么还……没看到大人的诗呢?”
其他官员也在附和,“对啊,大人的诗呢?不是说大人写了一首诗的吗?”
其他百姓听了,连忙问道,“李大人写诗了吗?”
“我听说,李大人可是诗文大才,诗才通天的人。”
“那可要赶紧看看啊。”
“李大人好像喝多了……应该去睡了吧?”
封不疑大手一挥,“那可不行,今,今天这日子,咱们……必须要听这首诗,必须要。”
也幸亏那十二位镇抚使已经提前离去,要不然这时候铁定要收拾这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