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嬴疾上前,俯下身寻问道:“张相,你没事吧!”
“没事。”张仪从地上爬了起来,镇定地说道:“王上,臣的醉步尚未练得出神入化,失礼了。”张仪摔了一跤,疼痛使他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
张仪从地上爬起来,也不拍去身上的尘土,对着众人指责道:“笑,你还笑。”
诸臣见张仪的表情笑得更加欢乐。
“你…你…还有你”,张仪指着身边的几人,问道:“取笑秦相,你可知罪。”
“秦相,请容我缓缓。”那人见着张仪的面容,一点也不畏惧,扶着肚子大笑。
“你还笑。”张仪瞪了他一眼,“就数你笑得最开心。”
秦王驷笑道:“寡人以为你沉睡在酒色之中,不能醒来。没想到张仪为寡人和众卿表演了一场好戏。”
“王上取笑了。”张仪仰着头,也不觉得尴尬,“张仪喝酒不行,女色吗?也是不行。”
嬴疾连忙接过话来,笑道:“张相,男人怎能说自己不行了。”
秦王驷也取笑道:“对啊!张仪你不行。要不要寡人找人帮帮你。”
“王上,臣认输了。”张仪很委屈地说道:“我们来谈正事吧!”
“张仪为我们带来欢乐。诸位,你们的笑声,太夸张了。”秦王驷憋住气息,却还是笑了出来,“收敛点,收敛点。”
秦王驷好不容易有机会戏弄张仪,怎可轻易放过。秦王驷看着张仪的面容,憋不住又笑出声来。张仪一下成为群臣取笑的焦点。张仪也不恼怒,也不说话,耸了耸肩,静静等待着群臣的欢声笑语。
嬴疾道:“王上,人都齐了,我们该谈正事了。”
“好。”秦王驷一开口,咸阳宫恢复了平静,“巴蜀两国交战,两国派出使者前来我国求援。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
“王上,臣认为巴蜀两国交战,我们不能出兵帮助巴、蜀任何一国。”张仪率先道:“我国的国策是东出函谷,伐韩国,下三川,窥周室,夺九鼎,以争天下。不可因为巴蜀之乱,改了国策。”
嬴疾沉思少许,“我们虽斩杀三晋联军82万,但自己的损伤也不小。我们再去攻打韩国,魏赵两国再次出兵援助。齐国、楚国也出兵救韩。我们便与中原诸侯为敌,伐韩也不能取得成效。”
秦王驷问道:“嬴疾,你是什么意思。”
嬴疾道:“臣认为我们既不能因为巴蜀之乱,更改国策。此时,也不能与中原诸侯交锋。我们一边向西夺取戎狄之地,横扫义渠残余势力。一边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待时日。”
“今日之三晋,亦非昔日之三晋。”张仪大挥衣袖,正色道:“三晋之力自保尚且不足,怎敢与我秦国争锋。”
秦王驷在琢磨张仪这句,没有答话。
秦臣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现在的秦国先是破了五国联盟,横扫义渠。东出函谷又在修鱼击败三晋。天下诸侯谁敢于秦国争雄。
张仪见众人不语,气势宏大地说道:“修鱼一战,秦国的威名传遍诸侯。三晋对我秦国十分忌惮。齐国、楚国也不想三晋走在一起。我们携着余威,攻打韩国。正是我们东出函谷,攻伐韩国,下三川,窥周室,夺九鼎。建立王图霸业之机,怎可错过。”
秦王驷问道:“张仪,你的意思是说巴蜀之争,寡人不管了。”
“巴蜀之地,交通不便,取之亦不能管理。”张仪大手一挥,言辞激烈,“臣认为巴蜀之地,不要也罢。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对韩国的打击。倘若韩国有了喘息生机,大力变革。韩国兵器之锐,到那时我们在去攻打它,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王上,末将不赞成张相的说辞。”大殿之中一名身穿武服之人出列,“巴蜀非蛮荒之地。入蜀道路崎岖不假,但蜀地一马平川,沃土千里。秦国得之,既可以广民,又可以充实疆土。末将认为,夺下巴蜀之地,我们才有与中原诸侯争雄的资本。”
张仪轻飘飘地抛去一道眼神,“尔来何人。”
那人拱手道:“末将乃司马错。”
“司马错,寡人记得你。”秦王驷扬声道:“韩赵魏楚燕五国攻我函谷关,你率孤军深入,奇袭楚国粮草,断绝楚国粮道。楚国退兵,亦有你的功劳。”
嬴疾补充道:“王上,修鱼一战,司马错奋勇向前,杀敌无数,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
“司马错,居功不自傲,乃将才啊!”秦王驷道:“巴蜀一事,司马错之言,也不无道理。秦国比得过韩燕,却是比不过魏赵齐楚四国。秦国不能东出,以争天下。此乃地势所为。得巴蜀之地,寡人的疆土比得过三晋,亦比得过齐国。寡人以争天下,便有了资本。”
“王上所言甚是。”司马错附和道:“今,巴蜀交战,民不聊生。我们以平乱之名义,夺其土地,以充实我国疆土。巴蜀之地夺之,可充其民,扩其疆土,也可成为我国生产粮食之地,也能为我国争天下提供源源不断地兵力。一旦天下有变,我国何其不能夺九鼎,一统天下。”
“司马错之言,我实难苟同。”张仪脸色不喜道:“出函谷,以争天下乃我国国策。也激烈着大秦男儿勇往直前。我们挫败了三晋,兵峰正盛,正是攻打韩国成就霸业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出兵巴蜀,会让我们的兵力薄弱分散。”
一人附和道:“巴蜀乃偏远蛮荒之地。道路崎岖,交通堵塞。我国得之,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救援巴蜀,既不得名,又无获利,只会消耗我国的国力。取巴蜀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我们将平乱巴蜀的兵力,用在东出,直捣周室,得九鼎,一战成就我秦国赫赫功业。”
司马错性子耿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出言反驳道:“其一,攻取巴蜀不会在中原诸侯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原诸侯也不会出兵干预。伐韩国,以窥周室。中原诸侯见之,不会选择袖手旁观,必会出兵援韩,也会用各种办法钳制我国的行动。我国不但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树敌天下诸侯。”
“其二,巴蜀之国,并非蛮荒之地。尤其是蜀国,蜀地沃土千里,能为我国提供兵力及粮草。今巴蜀相斗,派使者求援我秦国。此乃天赐良机。我若不取,楚国亦会有所图。”
“其三,巴蜀地域之广,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巴蜀两国管理混乱,两国力量弱下。我国派三万将士远征,定能夺其地,据其民。”
“巴蜀之地,高山险阻,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其民风未开化,国民好斗。我国得之,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掌控。巴国与楚国相争数百年,楚国亦不能图之。今,我三万之众亦可得巴蜀之地。司马错将军,你的想法太乐观了。”
“楚国不能图巴蜀乃大山大河所阻。秦国得巴蜀,占据地利,便可窥楚地。”司马错续道:“他日秦楚争霸天下,派遣得力之人,率领巴蜀之众,乘船舶渡江河而下,直取楚地。末将以为,得巴蜀即可窥楚,楚若亡,天下定。”
“好。”秦王驷拍案而起,“得巴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寡人要成就万世基业,巴蜀非取不可。”
“王上。”张仪坚持自己的观点,“臣主张攻韩,窥周室。”
“张仪啊!寡人取巴蜀,不会被中原诸侯干预。亦不会得残暴之名。”秦王驷道:“秦国地狭民贫,与诸侯相争总会相形见绌。若得巴蜀之地,占其地,据其民,扩我疆土。我们又能望楚,窥楚,灭楚。亦可与中原诸侯以争天下。寡人的决断是否正确,就让时间来证明。”
张仪拱手道:“王上,心意已决。臣也无话可说。”
秦王驷道:“司马错,你主张得巴蜀,以望楚。巴蜀之事,寡人交给你了。”
司马错领命道:“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