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金口玉言,给宫女石娇和老嬷嬷定了罪,淑妃只有御下不严的罪过。
除此之外,别无他罪。
婉妃和蒨充仪恨得牙痒痒,淑妃的地位还是稳如磐石。
殊不知前朝事态尚在酝酿,后宫亦不可能违逆了前朝的安排。
陈元昭此举有几分公心,又有几分私情,不得而知。
蒨充仪成功复宠,段修容拿回来大皇子的抚养权,只有婉妃一无所得。
她着实不甘心。
思来想去,一计又上心头。
皇嗣虽然重要,到底都没有出了人命。
淑妃手底下多一条明晃晃的人命,六宫震惊,兔死狐悲,皇上也不得不小惩大诫。
这条人命不能微如草芥,得是在皇上心头挂念过的。
薛衣媚是最好的人选。
以前巧笑嫣然的嫣嫔不在了,现在只谓为“不祥之人”的薛宝林。
她两次牵扯进妃嫔流产案中,已经见弃于皇上。
婉妃派人去长秋宫附近寻找薛衣媚,但她抵死不肯应诏,甚至拿出了手头存着的证据,说不怕与婉妃娘娘玉石俱焚。
深宫多年,谁的手也不是清白干净的。
婉妃借薛衣媚之手做了多少恶事,现在就留下了多少把柄。
她气得将手头的瓷盏砸的粉碎,恨不能现在就除去薛衣媚。
好不容易压下一腔怒火,大宫女芳蒙进来转交了蒨充仪的信笺。
婉妃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也曾经跟杜蘅芜去信商讨过。
她平复怒火,打开了杜蘅芜的信。
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杜蘅芜那里居然有个毛遂自荐的妃子——正是薛衣媚痛恨的李燕蹴。
去年除夕宴上大出风头,李燕蹴被皇上封为了正四品婕妤,一时颇得恩宠。
但她的靠山皇后娘娘一时病重,掌宫权回到了淑妃手里,淑妃命人给李婕妤灌了一碗浓浓的辣椒水。
李婕妤已经失去了清妙的歌喉,再也没有好转过。
她心性要强,从不肯自甘堕落,她还要青云直上,要手刃仇人。
这半年她在宫里寻找大靠山,本着“雪中送炭”的原则,她攀附上了刚刚复宠的杜蘅芜。
杜蘅芜一说要报复淑妃,李婕妤就自告奋勇的站出来了。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她现在遍身狼狈,已经不可能靠歌喉容貌复宠,她愿意拼了身家性命去给淑妃的倒台添最后一把火。
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她要活下来,不能真的死在了淑妃的手下。
请蒨充仪和婉妃能够及时出手,救下她一条命就好。
别的再无所求。
婉妃得意的笑了起来,这个要求简单,到时候请几个太医好好诊治一番就行了。
接下来就得这位李婕妤上战场了。
……
六月末大雨时行,太阳一出,紫禁城就变成了个大蒸笼,上有红日如火,下有水汽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