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应(1 / 2)

满宫醉 枕流1 1103 字 2020-05-29

五月初大朝会一开,方含光的直言进谏像一把利剑,直切靖边侯的命脉。

他整理了前番争论时靖边侯及其府中众人的恶行,汇集成一个册子,其上注明了人证物证和日期月份,甚至连土地契、账簿都有,尤其是靖边侯私自招兵买马的证据,将这册子在大朝会当天亲自呈给了皇上。

但皇上勃然大怒,他将册子抛掷于地,指责方含光污蔑功臣、结党营私。

方含光脱下官帽跪伏于地,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一派碎首进谏的架势。

几个素来有名的清流官员也跟着行了大礼,表示要与他共进退,请皇帝彻查靖边侯一事。

两厢都不肯退让,最后皇帝将“污蔑”靖边侯的官员们革职查办,将为首之人方含光投入诏狱。

这轰轰烈烈的一场劝谏,在端午之前就落下了帷幕。

靖边侯一派大获全胜,皇帝又给他们撑了腰,这让他们越发肆无忌惮起来。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际,亦是对人德行的大考验,若稍微把持不住露出了马脚,大好局势就会一溃千里。

靖边侯一派全都洋洋得意,走路昂首阔步的走,宴会车马如流的开,更有好事者写了诗篇传颂靖边侯和天子的一番情意,煊煊赫赫,大张旗鼓……全然不知所作所为都已经落入了皇室密探的眼里。

这些尾巴将来都会成为讨伐平叛和定罪论罚的依据。

风刮起来,雨落下来,有了这个背景,好戏终于能开场了。

朝堂上一片东风,后宫里淑妃自然也更加得意。

偏偏这会子又起了流言,说是皇上为了弥补靖边侯一家的功劳和苦劳,准备晋淑妃娘娘为贵妃,因为封号还没拟好,是以没有颁布旨意。

淑妃听了好一阵得意,在后宫如同渐升的暑热之气,灼得六宫众人纷纷俯首。

她是春风得意,却有人愁得肝肠寸断。

方景颐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赤着脚在桂花月兔纹云锦地毯上走来走去,一颗心恨不得飞出皇城飞去诏狱,看看哥哥的状况。

哥哥素来是稳重之人,没有把握的事从不轻易说出口,不将自己立于岩崖险峻之中,这次怎么忽然做出了这样危险的大事。

这一上谏若不能一举扳倒靖边侯,日后就会迎来源源不断的麻烦,甚至身家性命都会不保。

温宁伯府家世衰落,无人在朝有实权,还有谁能帮哥哥一把?

眼下只有她尚有余力,可她该怎么救出哥哥?

是夜,皇帝悄悄披着斗篷来访,她捏着心好一番询问,这才明了其中隐秘。

这份隐秘不足为外人道,其中的一言一语都是关于江山社稷的大事,朝臣不知,阁老不知,宗室不知,勋贵不知,近乎人人都不知的隐秘——现在皇帝却亲口说给了她听。

重于千钧的信任。

方景颐眼含热泪,一颗心已经像串珠子一样与陈元昭串在了一起。

旖霞阁重新寂静下来,只有鸟叫声从绿叶成云里传出,好叫人知道这个角落里还有热乎的气儿。

丽正宫蔚然堂的气氛却十分凝重,像团经久不散的乌云,笼罩在每个宫人的头上。

主子辛芳仪近来心情不好,下人们也跟着遭殃,稍有行差踏错就是一顿骂,老人新人通通都没了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