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景颐虽然疑惑姚念谙的主动,但仍旧不动声色看着场中三人。
要是今日之事有什么阴谋,她要设法将姚念谙捞出来。
姚姐姐还是太冲动了!
场中李芳仪一身红衣擎红梅站在皇帝宝座前,还未开唱就已眼波流转。
姚念谙换了衣服,着一身白色绣湘妃竹窄袖圆领衫,手臂一抖,就甩出一个漂亮的剑花。
蒋贵人接过教坊司乐人送来的紫竹笛,对着场中二人瞟来瞟去。
李芳仪清了清嗓子,在竹笛声中轻启朱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是柳三变的《望海潮》,将杭州的美丽富庶娓娓道来,展现出一派太平盛世。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李芳仪的声音里,没有深宫闺怨之愁,像是一批上好的软缎,潺潺水流一般,流淌过在座众人的耳朵。
姚念谙衣袂翻飞,身姿翩跹,一把软剑如同游鱼出没在钱塘之中。
低回莲破浪,凌乱风萦雪。
李芳仪绛唇轻启,擎着梅花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仿佛仙子凌波而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望海潮》下阙写西湖美景,李芳仪声音里多了几分飘渺,像清晨湖面绿茫茫的雾气,转而天弄晴,又变得欢快轻松,像荷塘深处采莲姑娘的嬉笑声,隔着肥绿肥绿的荷叶,软溶溶的飞到人心上。
姚念谙的舞姿变得婉约起来。
虽是持着一把剑,也像是水袖一般含情。
一张娇娥脸从宝剑后慢慢露出,含羞带怯,莲步轻移,一会儿蜻蜓点水,一会儿江河凝光。
纵使蒋贵人的笛声并不美妙,但这二人却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李芳仪已离金龙宝座仅有几步之遥,她脚步和歌声都不停,“今日图将好景,前往凤池夸。”
这最后一句低回婉转,余声缭缭,直缠绵在宫殿上方的莲花藻井上,不欲离去。
歌声悄然停止,李芳仪已经站在了皇帝面前,行了一个万福礼。
姚思晏早就觑着她动作,便陡然间收剑入鞘,脚尖一转,便如同蝴蝶翩跹,也站到了金龙宝座之前,同李芳仪并列。
她持剑单膝跪地,行的是武将之礼。
只有蒋贵人,反应慢了一拍,才刚刚停下吹奏。
众人还沉浸在东南风月之中。
陈元昭击节赞赏。
他从宝座上站起来,拾阶而下,亲手将两人扶了起来。
他朗声道:“两位爱妃配合的天衣无缝,如仙宫盛宴,清音裂圆芦,一舞收太阴,令人欲罢不能。”
皇后甚为满意道:“饕餮盛宴,不过如此,皇上您可得重赏这两位妹妹!”
“娘娘说得对,两位妹妹如同仙娥一般,来向皇上回禀这太平盛世,皇上可不能小气,必有重赏。”婉妃凑趣道。
陈元昭扶起李芳仪和姚念谙,连连点头,“是得重赏,朕好些年没见过这么精妙的歌舞了。相比之下,教坊司竟都是些俗人俗物。”
往日的嫣嫔虽然善歌,却没有李芳仪这份清越开阔。
教坊司的舞女们,也没有姚念谙这么豪气干云。
“让朕想想赏赐些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