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2 / 2)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45 字 2023-01-26

另一时空,南明在弘光后快速瓦解,就是因为各地野心家蜂起,大家都想着从龙之功,结果同时拥戴了多名皇帝、监国,而这些皇帝和监国又各自不服,由此形成了巨大内耗的缘故,所以朱由崧对此早有预算,当马士英问起,便立刻答道:“两处留都,自然是以居南北京之大臣为主,此当官制中明定,以戒野心之辈。”

马士英和孙传庭、张国维三人对视一眼,觉得问题不大,便应道:“臣等稍后就拟定相关条文。”

说完了留都的事情,朱由崧把话扯回到了地方官制改制上:“各道,应该在巡抚之下,设布政、转运、支度、按察、兵备、营建、提学等使,并设置大理分寺、太仆分寺、太医分署等机构,其中布政使为巡抚副手,但不加都察院衔,继续以巡按监察地方。”

马士英回复道:“臣等的确是这样设想的,不过,各道的衙门设置相当简单,但各府、各直隶州、各散州、各县如何置官就有些不同意见了。”

朱由崧问道:“有那些不同意见!”

塔。读<小-说,-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孙传庭接口道:“翰林院的建议是,将府与直隶州合并,统称为州,然后按面积大小、人口多寡、赋税高低分为大上中下四等,将散州和县统称为县,并一样按面积、人口、税赋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州县官员的级别虽然一致,但升迁时需要从下县下州逐级升迁。”

宋之普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插话道:“而臣和铁知州的意思是,依旧保留现有府、直隶州、散州、县的设置,这样也好逐级升迁!”

翰林院显然是从“道”这个一级行政区出发,认为朱由崧又恢复唐代旧制的想法,所以简单粗暴的以“州”、“县”来命名二级行政区和三级行政区,但宋之普等地方官员却认为二百多年来,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府”、“直隶州”、“散州”、“县”的分别,没必要改来改去。

此外,翰林院方案中,知州统一为正五品、知县统一为正七品,这就让地方官吐血了,要知道翰林院可是规划了四等州、三等县的,若按一任三年,一般两任来算,知县没有一点殊勋想要升到从六品得十八年、知州没有立功减少磨堪的话,想要升到从四品得二十四年,这就等于断了地方官员升晋的道路也难怪宋之普等地方官员异常反对呢!

朱由崧沉吟一会,没有马上做出决断,而是说道:“州一级,设知州为主官,通判为副手并兼布政使判官?不,判官不好听,让人觉得还是道一级诸使的副手呢,名字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