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准备给娖儿指婚(1 / 2)

“余下六万流民,有能力干活的大概有多少人,你清楚吗?”

言无悔想着这么多人,天天施粥也不是办法。

虽然自己并不在乎这点粮食,可一直白养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

唯一可行的办法,还是得给他们找份工作做才行。

“东家,现在那剩下的六万余人,大部分都是妇孺小孩,年老的只有一小部分,要说还能干活的劳力,只怕不足五千人了”。

黄三被言无悔问得头脑冒汗,那些流民又没做过登记,他哪里清楚具体的数据。

所以,也就只能以自己观察到的大概预估下。

言无悔听得直皱眉,这劳动力所占的比例着实有些少啊。

“黄管事,你再招一千户有劳动力的,能干活的月钱二两银子,管吃住”。

“东家,这一千户人家您准备安置在哪里?”

黄三在心里不停的思考,现在庄上的岗位基本上已经饱和了。

就算是即将建成的超级养殖基地,也都已经安排好了人手。看書喇

“这一千户人家先不用安置了,我准备让他们去天津卫,那里我会重新开一处产业”。

言无悔说的,当然就是要去海边晒盐了。

黄三见言无悔没说什么产业,也很是识趣的没有问。

午后。

言无悔陪陈圆圆用过午饭,便来到了田地里。

因为,玉米、红薯都已经长出较长的苗了。

前者需要移栽,而后者也需要截取栽种的藤蔓。

“东家,您看这玉米苗能移栽了吗,有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牛贵看着这些与高粱苗差不多的禾苗,尽管言无悔已经给他说过了大概的栽种方法。

可到底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所以,还是又问了一次,以免有什么理解错误的地方。

言无悔倒是没想太多,他本就是农家的孩子,虽然没有真正务过农,可也没少耳濡目染。

像种玉米这样技术要求不高,又很是常见的作物,他还是懂得几分的。

“牛大叔,这尺来高的玉米苗,现在正好进行移栽了,不过,移栽的地同样需要开沟沥水”。

接下来,言无悔又给他说了一下栽种的株距与行距,以及后期的除草管理等……

说的很详细,听的人也都很认真,加之玉米的栽种本就不复杂。

仅盏茶时间,以牛贵为首的一帮农人也都心里有谱了。

讲解完玉米的栽种,一行人又来到了红薯的苗床。

看着长得既鲜嫩又绿油油的红薯苗,有老农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出声问道:

“东家,这红薯苗看着挺鲜嫩的,而且,长得又快,能用来当菜吃吗?”

言无悔看着一行询问加期待的目光,顿时就了解了。

这年代虽说蔬菜瓜果也不算少,可是,真正适合进入家常菜食谱的菜,也并不是太多。

毕竟,普通百姓种菜首先都要选择适种、易种的菜品。

那些产量低,种植又繁琐的菜,那注定了是不会进入普通人家的。

“这个红薯苗当然可以当菜吃,而且,吃了对人体也有好处”。

“只不过,红薯苗要不了几天,就会长老了,那时也就不好吃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要用来养猪的原因”。

“哎,那倒是有些可惜了”。

问话的老农感慨了一下,不过,也没多少失落的心理。

其余的人也都是如此,他们现在都有言无悔管吃住,并不用担心吃食问题。

只是本能的有些惋惜罢了。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言无悔给他们讲解红薯苗的栽种。

如怎么开沟起垄,秧苗的间距、以及过多久除一次草。

以及防止腾蔓在地里发芽生根,要隔三差五的给它翻一次等等……wΑp

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就此流逝。

皇城,坤宁宫。

“皇上驾到!”

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原本在宫内说着体己话的周皇后,与坤兴公主,这时都忙起身迎了出去。

“父皇……”

坤兴公主年纪较小,也并不是太注重仪表,所以,直接便一路小跑着到了崇祯身边粘着。

“娖儿,没想到你都长这么大了,现在和父皇比都不矮多少”。

崇祯看着粘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忽然生出了不少感慨。

以前的他一心扑在国事上,对身边的人关心太少了啊。

“臣妾给皇上请安!”

周皇后给崇祯行完礼,又有些嗔怪的看向坤兴公主。

“娖儿,母后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你现在都成了大姑娘,平时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举止”。

“看你刚刚那大步狂奔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皇家的风范?”

坤兴公主在外面行走,早已野惯了,哪里还受得了皇家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