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哑巴亏(1 / 2)

吴襄也是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哎……,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次的辽东大捷,不止让陛下的信心膨胀,也将一众将门连带着给镇住了”。

“武将们的地位本就倍受打压,现在朝臣们也都一边倒的支持陛下,更是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吴三桂心想,连我都被镇住了,何况是别人呢?

遍观整个大明,这时期的关宁铁骑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大军阀。

以前可没少对朝廷阳奉阴违,甚至他吴三桂都不敢回京城。

因为,他们吴氏一族,只要他吴三桂还掌握着关宁铁骑这支劲旅,朝廷就不敢动他们家。

哪怕屡屡不听调令,又或者临战脱逃,朝廷都只能忍着。

就是害怕一朝逼反关宁铁骑,然后关外就成了后金建奴的天下。

真要是那样,其后果不敢想象。

可是,要是反过来,他吴三桂被朝廷抓住了,那他们吴氏家族也就全完了。

就算是这次奉召回京,那也是万般权衡下的决定。

因为,崇祯只要有言无悔还在支持,他吴三桂生不出一丝反抗的勇气。

毕竟,辽东的荒野上,现在都还有不少后金建奴的尸骨暴露着呢。

所以,也只能借着辽东大捷的主要“功臣”,来当一次护身符用。

“爹,你之前说的军事学院又是怎么回事呢?”

吴三桂现在也没心思去想那些利益得失,反倒是老爹说的军事学院这个新名词,让他记在了心里。kΑnshu5là

吴襄解说道:“军事学院全名叫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并不是权力机构,它就和国子监一样,都是教学的地方”。

“只不过,这里只教人怎么打仗,招募的学员也只能是军人,或者将要进入军营的人”。

“以后的军官将领,都要有进入过军事学院的资历才能升上去,而且,也取消了军官世袭与军户世袭的制度……”。kanshu五

“还有一点三桂你可能想不到,那就是陛下同样也出任了。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一职”。

吴三桂何其精明,只一听就明白了,陛下这是要尽收未来的将领之心啊。

这些从军事学院出来的人,可全成了“天子门生”。

“爹,其他的你都说的差不多了,还有军饷方面的事您怎么没说?”

对于普通军士来说,当兵就是为了吃饷,将领也依靠盘剥军士的饷银,才能有银子蓄养私兵,又或者做别的。

“军饷的事,陛下说会直接将银子发到每一个军士手里,不会再过其他朝臣,又或者将领的手”。

“至于具体会怎么发,现在也并不清楚,总之,将领以后的日子难过了”。

吴襄说起军饷的事,那也是满腹的怨气。

要知道,他可是京营提督,明面上管着十几万人马,虽然往里面伸手的人很多。

可是,因为盆子很大的原因,大家也都能分到一杯羹。

但,经过这次一改革,这些“福利”可就没了。

官员要想保持体面的生活,单单依靠那点微薄的工资怎么够?

吴三桂这下子更是沉默了,心里不停的哀叹挣扎。

看来,以后只能是本本分分的为大明朝肝脑涂地了。

就做一个忠臣良将吧,毕竟大明现在用武的地方还很多,他也还远没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处境。

真要是有一番大作为,说不准也能成为第二个戚少保、名留青史呢?

想到这,吴三桂那原本阴沉的脸色,一下子又转晴了。

当然,这不是他真的转性子,而是精致利己主义在驱使着他为朝廷干一番事业。

歪路走不通,那就回归到正轨上来,这就是他吴三桂的做人准则。

永远只选择利益最大的选项。看書喇

马车在官道上缓慢地行驶着,父子俩一番长谈过后,也都没了言语。

毕竟信息量有些大,很多事情不是吴三桂一时片刻能想明白的。

他思绪乱飞,眼睛也观察着官道两旁的土地里劳作的农人。

心里还不停的感慨,大明看来是真的要重新中兴了啊,连地里的农作物长势也特别的好。

他还记得前些年后金建奴入关劫掠时,京郊的土地可是抛荒的居多。

这两年后金虽然没有来,可也因为干旱的原因,地照样是荒着的。

突然,吴三桂见到前方的一大片土地里,那长势非常好的“高粱”(玉米),很是欣慰的问道:

“爹,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前面那一大片高粱地都是咱们家的吧,想不到长势这么好”。

只不过,让吴三桂有些不解的就是,老爹之前的表情只是有些郁郁不快。

可是,当他发问过后,老爹的脸色明显变成了苦瓜脸,还一副很是肉疼的样子。

“爹,您这是怎么了?”

“地里的庄稼长势好,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吴三桂对此表示不能理解。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