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不轨之心(1 / 2)

德胜门。

“快……快点去向上面禀报,就说流民要攻城了,还有,赶快将城门关上”。

看守城门的百户官,此时见到远处密密麻麻的流民,如潮水般涌来,真的是吓着了。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这里的流民可远不只一万。

所以,面对这样的阵势,他不敢不慌。

很快,“流民要来攻城”的消息就传到了内阁,也传到了崇祯耳里。

当然,城内的达官显贵们也都知道了。

御书房。

“诸位爱卿,流民要来攻城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崇祯首先开口问道。

陈演这时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我看用不着担心,京城城高墙厚,又有十数万京营人马守卫,不要说区区几万流民,就是皇太极来了也不能怎么样”。

自从周延儒辞职后,陈演就十分活跃,只希望在崇祯心里留下一个能干事,会干事的好形象。

等到下次杨嗣昌下台时,他就有可能一步登顶也说不定。

“陛下,臣也认同陈阁老的话”。

魏澡德也跟着附议。

“杨爱卿,你怎么看这件事,又要怎么应对?”

崇祯这时又将目光对准了杨嗣昌这个新晋的首辅。

“陛下,臣以为这事有蹊跷,应该再观察一下再下定论”。

“据下面的人报告说,流民都是从德胜门那边过来的。而那里能有数万流民的地方,就只有言家庄”。

“臣现在猜想,是不是言家庄发生了什么变故,所以,流民都离开了那里”。

杨嗣昌这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言家庄能发生什么变故,能让数万流民都逃离那里?杨首辅你不会告诉我说是建奴打来了吧?”

“那样就太可笑了,这里可是京城,是天子脚下。要真是建奴入侵,那我们早接到边关卫所的急报了。”

“就算是流贼山匪,那也是不敢到京城周边来的”。

陈演立马又站了出来,将杨嗣昌的话给反驳嘲讽了一番。

“既然陈阁老如此肯定言家庄既非建奴,又非山匪流贼,那我们就静待下面的消息吧,相信很快就送来新情报的”。

杨嗣昌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也懒得与他争辩。

这时,有一个小太监在王承恩耳边说了几句就退了出去。

这一幕,崇祯当然也看到了。

“禀皇爷,刚刚下面来报,说是言家庄来了很多山贼要打劫,所以,流民们都往城里这边避难了”。

王承恩不等崇祯询问,就忙将收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怎么可能,天子脚下哪来的山贼,是不是下面的人弄错了?”

陈演这时跳了出来质疑道。

他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自己刚刚可是说了不可能有山贼的,这下山贼立马就来了,打脸也不要这么快啊。

“陈阁老难道是怀疑咱家说谎不成?”

王承恩不爽了,矛头也指向了陈演。

“不……不是,我是说……”。

陈演忙开口解释,只不过又被崇祯给打断了。

“行了,现在还是说说要怎么办吧,要不要派兵出城营救”?

崇祯将询问的目光在三位阁老身上扫视着。

“陛下,臣不建议出兵,首先,我们并不知道来了多少山贼,要是派去的兵士少了,那救不了言家庄不说,还可能会损兵折将,有损朝廷士气”。

“其次,要是派出大量人马救援,那又需要很长时间来集结队5。等到援军赶到言家庄,可能山贼早已经洗劫完跑路了”。ia

“另外,言家庄也不是没有庄丁,据手下的人来汇报说,他们每天都在勤加操练。想来对付小股山贼也没什么问题,而且,朝廷也能借此检验一下那些庄丁的战斗力”。

“要知道言家庄离京城可就两里地,要是有什么不轨之心,朝廷对他们也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可谓是一举多得”。

魏澡德扬扬洒洒说了一大通,反正宗旨就一个,那就是要让言家庄覆灭在山贼的刀下。

一旁的陈演听魏澡德说完,只是略一思考,就明白了对方的心理。

在旁人看来,他们这群人可是还有一百万石粮食存放在言家庄,要是被山贼洗劫了,那肯定会损失惨重。

普通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救援。

但是,魏澡德如今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虽说那些粮食损失了很肉疼,可是,只要将言家庄这个不确定性因素给铲除了。

那么他们这群人,可以说就完全掌控了京城的粮价。

现在损失的那些粮食,照样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加倍赚回来。

到了那时,就是卖三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一石的粮食,也是他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