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太平的理想(1 / 2)

“这就是红薯?”杨仲低头看向那一片茂盛的绿叶子,心想难道这些叶子是粮食?

“这是红薯叶,红薯在地下。”说着姜意就递上锄头。

“用这个,我们把这一块都挖出来,您就能计算出红薯的产量了。”

杨仲接过锄头,看着迟宴的动作跟着动手。

“先生,我们要做什么?”杨砚瑶带着围帽站在一旁,转头看向穿着粗布一看就想要下地劳作的姜意。

“我们就负责捡红薯吧。”

姜意没有亲自上前去挖,而是让自己的相公来,在外人面前,她一向是很给迟宴面子。

杨砚瑶也不嫌弃那红薯沾着泥土,而是跟着姜意捡了起来,让姜意再次对她改观。

如果是她做了皇后的话,想必,真的是一个非常贤德的皇后。

能放下身段的人,太少见了,那些个贵女,怎会自己亲自去碰这些东西呢?

那一洼红薯全部被挖出来了,杨仲拿着一个在手中掂了掂,感受到这结实的分量。

“这个可以做主食吃?”才这一点,就挖出了这么多红薯,若这东西还好活,那么天底下的百姓岂不是都不用饿肚子了?

“如果实在没有饭吃了,这个可作为主食,不过我还是建议它作为副食,与主食掺杂着煮。”

姜意没说的是,红薯作为主食的话,恐怕,往后这放屁要成为大启人常见的事情了吧。

毕竟人有三急,这屁吧,有时也不是能忍就能忍住的。kanshu五

见杨仲挑了挑眉,迟宴与姜意又邀请他们在杨家品尝了红薯饭,红薯叶,以及烤红薯等。

那些费油的炸薯片,姜意倒是没有摆出来。

“此物甚好,简直是浑身都是宝啊。”身为一个北方人,对于绿叶菜还是非常喜爱的。

杨仲吃了烤红薯,的确是能饱肚子的。

他心中已有章程,现在他们先大量的培育,到献上的时候,才会有种苗分发到各地。

让百姓们试种。

“此物的种植方法,你们是否已拟出一个章程来?”吃饱喝足后,杨仲又问道。

这次迟宴不用说,已经将写好的东西呈上来了。

比上次的那一版更加精细,还有柳长渊的批注。

“行,此事算是我们杨家欠你们一个人情,往后若要帮得上忙的,迟秀才你尽管说。”

这事是由杨砚瑶的名义传上去没错,但是这不代表要抹杀迟宴和姜意这两个发现的人。

杨砚瑶还专门在呈上的奏折中,特意提出要添上她先生的名字。

此事便告了一段落,呈上去的时机皆由杨家安排,姜意和迟宴两人都没什么意见。

吕珠嘉在一个月后被吕家的人快马赶过来接回了京城,但此时事情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京城那边同样也已知晓,尽管吕相求情,但是太后还是绝了吕珠嘉进宫的可能了。

接下来,吕珠嘉要去京城城郊的尼姑庵清修,直到这事平静了再归来。

届时也能嫁个好人家了。

吕珠嘉知道这件事后,直接瘫软在地。

“我不信,我不信,姑母是最疼我的,皇帝表哥也是最疼我的。”

吕珠嘉心中还抱着希望,那三年之后,她归来,是不是还能进宫。

她要求真的不多,她自始至终,都只想皇帝嫁表哥一人而已。

吕珠嘉走了,她的那一群姐妹群龙无首,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来,上庠女学也恢复了平静,大家都按部就班的学着。

姜意尽可能快的将她们教会,因为计划着届时要与相公回去,参加学院大比。

只是可惜,女学就这一家,没什么好比的,不然也可以像他们一般搞个大比。

这日公主忽然上前来问姜意。

“先生,你会不会画典图。”

“你是说,地图?”姜意有些迟疑的问道。

“地图,可是地形之图,是的,先生会画吗?”赵元若问道。

她在临安过的舒心的不行,没什么人给她气受,她也不需要像是在宫中那般做小伏低的,她每日学习,学习之余便喜欢去临安附近的地方去走走。

当然她更喜欢微服出去,带上两三个人,没那么大的阵仗,去看百姓的安居乐业,去看城关之外,风景之独美,山河之壮丽。

但是看着看着,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她还从未见过整个大启的典图,听闻就算是皇帝哥哥的书房中的那一幅都没有记录大启的半壁江山。

大启,还没有一幅精细的全国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