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布政司衙门内,朱宁坐在主位上眉头微皱,而王谦则侍立一旁说着些什么。
“你的意思是这批赈灾粮确实没送到山东?”
朱宁脸色微沉,按照王谦的意思,他根本没看到朝廷的赈灾粮运送到济南府,毕竟那么多的数量,哪怕李洪明有意隐瞒也绝对会露出蛛丝马迹!
只是若事实真是如此的话,难道还真是户部那边出了差错,而李洪明却是被冤枉的?
可明明户部那边……
“殿下,臣的意思并非是这批粮没进山东,只是没到济南府而已!根据漕运那边的消息,前段时间确有朝廷的赈灾粮运来。”
却不料,王谦下一句话却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朱宁脑中闪过一道光亮!
难道那李洪明将赈灾粮放到了别什么地方?
只是能藏到什么地方呢,山东虽大,可那么一大批粮食也不是谁都能吃得下的!
而且私藏赈灾粮,这么大的事,必须由大量亲信才能完成!
放眼这整个山东,恐怕除了济南府,其他知府知州再无这般能力!
忽然,朱宁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想起了山东还真有一处有这个实力!
山东总督备倭都司府!
只是朱宁又有些不敢确信,真要是山东备倭兵掺和了进来,那此事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山东备倭兵号称精锐,有二十万之多,虽然都是步军,但其实力恐怕也不容小觑。
况且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军士,不到万不得已,朱宁可不想对他们下手!
朱宁沉吟片刻,内心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抬头问道:“山东备倭兵由何人提领?此人与李洪明关系如何?”
王谦被朱宁这么一问,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大惊失色道:“殿下是说,这里边还备倭都司府的事?!”
王谦也是后知后觉,如今被朱宁这么一提及,顿时背脊发凉!
若是备倭都司府真参与其中,那这可不仅仅是贪污那么简单了!
军队贪墨赈灾粮,这摆明了是要……
谋反!
这句话王谦当然是不敢说,额头上登时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有些颤巍巍地回答道:“这备倭都司府的指挥使名叫杨奉先,此人名义上不受山东巡抚节制,实际上却与李洪明私交甚好,臣之所以毫无反抗李洪明之力,这杨奉先正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甚至臣还听说,这李洪明的第三房小妾,正是这杨奉先胞妹啊!”
话说到这里,朱宁自然是明白了,这明显不是关系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二人的关系已经好到了穿一条裤子的程度!
只是这么一来,这批赈灾粮却是九成被这杨奉先派人运走了!
只是朱宁还有一事想不明白,他不明白这李洪明和杨奉先难道真有那么大的胆子谋反?
且不说李洪明只是个山东巡抚,就是那杨奉先,手下虽有二十万备倭兵,却也并非铁板一块。
别说朝廷有专人节制,那杨奉先没有调令根本使不动这些人,就是真能控制得了,这些兵丁又不是傻子,吃饱了撑的才跟着你造反!
要知道,造反这玩意儿,是要杀头的!
诛九族!
门前蚂蚁窝都拿热水给你浇了,屋里鸡蛋都给你摇散黄!
造反?
造你娘的反!
可若不是为了造反,这李洪明和杨奉先能为了这些个赈灾粮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要知道,这事儿要是真查出来,李洪明就算砍头也得被流放到死!
至于贪墨就更可笑了,真要为了银钱,直接克扣些比全数吞没来的简单太多。
这种利弊权衡,李洪明这种人不可能不明白!
只是,若这些都不可能,朱宁实在也想不出这李洪明要干什么!
朱宁脸色微沉,脑中却想不出个头绪,最终也只能苦笑着摇摇头,走一步看一步了。
接着,朱宁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偏过头看向王谦说道:“王大人,本王倒是还想起一件事,不知灾民聚众叛乱之事你知道多少?”看書溂
朱宁此次来山东,除了赈灾粮失踪一事,最重要的就是灾民叛乱之事。
甚至可以说,主要就是为此事而来!
只不过被那李洪明搅了心神,这才将此事放在了一边。
“回殿下,此时臣也是知之不多,毕竟如今各府各州的奏报都送到巡抚衙门,臣也只能从一些商客口中得知一些消息。”
王谦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他这个山东布政使还真有几分一问三不知的意思。
不过很快王谦又正色道:“不过臣虽然知道的不多,却听说了很多蹊跷事,臣愚钝,至今也没想出个缘由来。”
闻言,朱宁眉头一皱,说道:“说来听听。”
“臣听说这批逆贼人数颇为不少,听说每天都以数百人的速度增加,曾连续攻打下了数个县城,山东的官兵也曾多次反攻,均未取得什么效果。
只是……”
王谦脸上带着几分疑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继续说道:“只是这些贼军前些日子占领了几个县城之后却忽然偃旗息鼓,不再攻打其余州县,似乎是驻扎了下来。”看書喇
驻扎了下来?
朱宁闻言也是眉头紧皱,如今山东蝗灾,赤地千里,就算是县城了又能有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