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潇带人来到东院,蔡恒提着灯笼在院门处迎接郭潇,“姑爷,主上早已等候您多时了。”
说话间,蔡邕已经领着几名侍从里面走了出来,当他看到郭潇身边跟着数十名侍卫,立刻皱起眉头道:“秉德,这是上朝,又不是去打仗,你带着这么多护卫做什么?”
郭潇忙道:“岳丈大人,小婿不是得罪过张礼吗?带几十名护卫防身,也是有备无患。”
蔡邕一摆手道:“好了,带就带着吧,咱们还是快点出发,免得耽搁了时辰。”
“诺。”
郭潇答应一声,上前掺扶着蔡邕登上马车,等蔡邕进去之后,他这才跳下马车,从一名侍卫的手里接过战马的缰绳,然后翻身上马,下令道:“出发。”
皇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方向,蔡府是在长安东城,两地相隔有两三里地的路程。
此刻才刚到了寅时一刻,天还未曾大亮,蔡府的两名仆役各自手提着一盏大红灯笼在马车的前面引路,郭潇则带领着五十名护卫跟在马车旁边。
一路之上,又遇到了几名同行上朝的官员,蔡邕从马车车窗里探出头来,与那几位寒喧几句,大家便各自朝前走去。
队伍在寂静的街道上缓慢地行走着,郭潇骑在马上,脑子里还在回忆着昨天内侍教的礼仪。心想到时候可别忘了,闹出个大笑话来。
郭潇正寻思时,秦禄策马走到郭潇身边,小声道:“主公,末将觉得有点不对劲。”
“嗯。”
郭潇被秦禄的话吓了一跳,他连忙勒住战马,紧张地道:“怎么回事,难道发现了刺客?”
秦禄摇头道:“没发现刺客,末将只是感觉好像有人在暗中窥伺着咱们。”
郭潇莫名其妙地道:“感觉?你说的是什么感觉?”
“主公,末将以前在山里打猎的时候,就是凭借着这种感觉,好几次躲过了野兽的袭击。”
郭潇闻言就警觉了起来,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立刻对秦禄吩咐道:“你快去通知高勇,命士卒们做好准,以应对刺客的突袭。”
“诺。”
秦禄答应一声,拔马向后面跑去。郭潇伸手抽出虎头湛金枪,又摘下挂在马鞍后面的盾牌。
做好防御的准备后,郭潇催马上前,找到蔡恒,向他问道:“老管事,这里是什么地方?”
蔡恒抬头向四周看了一眼道:“姑爷,前面再走半里地就到了宣平门,过了宣平门,就离皇宫不远了。”
“那宣平门是何人把守?”
“应该是李蒙将军,他是董相国的亲信大将。”
郭潇一听这话,立刻就糊涂了,李蒙是董卓的亲信,他应该不会刺杀自己啊,难道是秦禄的感觉出错了?”
蔡恒见郭潇一副紧张的模样,便关切地问道:“姑爷,究竟发生了何事?”
郭潇摇摇头道:“没事。”
队伍又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却是什么情况也没有发生。
这时,秦禄和高勇一起策马赶了过来,高勇手里提着长槊,向郭潇问道:“主公,究竟发生了何事?”
郭潇默默地摇摇头,又向秦禄问道:“秦禄,你会不会是感觉出了差错?”
秦禄略显尴尬地道:“主公,刚才走在那段路上的时候,确实有种被人在暗中窥伺的感觉。不过,现在这种感觉好像又消失了。”
高勇不满地道:“什么感觉不感觉的,秦禄,你别瞎咋呼好不好。”
秦禄涨红着脸道:“高勇,事关主公的安危,我怎么可能会乱说。”
郭潇打断二人的争论道:“好了,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
…
三人正说话间,队伍已经到了宣平门外,郭潇见前面的官员进去很正常,并没有任何的事情发生,心中这才放下了担忧。
郭潇拍马上前,对守在门前的士卒喊道:“请问哪一位是李蒙将军?”
一名都伯模样的军官上前道:“回秉将军,我们李将军还没有过来。”
郭潇闻言就是一愣,随即,他忙道:“那相国大人进宫了没有?”
“还没有。”
郭潇此刻脑中忽然想道:“莫非有人是想要在后面伏击董卓?真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该怎么办?救董?还是杀董?”
就在这时,蔡邕在马车里探出头来向郭潇问道:“秉德,还不快点进宫去,你停在这里做什么?”
蔡邕的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叫喊声。
蔡邕闻声大惊失色道:“秉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