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男方没有亲戚长辈,没有办法按照常礼成婚,顾夫人只好帮着一并张罗了。
男方的客人只有几个同僚和邻里,在客位内设四张桌席也就够坐了。举目望去皆是冲着女方来的达官显贵。
男女方合办,这与倒插门有什么区别,可看着新郎官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无论是官职文采还是相貌都不差,这个时候谁又能说什么呢!
宅子里清一色的紫檀木家具,布置得也很清雅,邻居见了纷纷夸赞:“不愧是娶得书香世家的姑娘。”
只知道娶的是官家的姑娘,她们并不知道具体的事情。
因为厨房小忙不过来,特意请人在后园子里搭了棚子,请了玉茗楼的师傅来做外席,每桌十碟十碗,婚礼的配置和筵席的规格都很高,宾主尽欢。
酒宴散去,娘家的女眷留在内院的厅堂吃茶,并未急着离去。
角落里的箬娘一开始还有些羞赧,渐渐放开了,将自己待嫁的身份抛到了脑后,满眼好奇,一双大眼睛亮晶晶地,紧紧拉着筠娘,向她打探婚后事宜。
筠娘简单说了几句可以说的,顺势向她引见庆阳。
庆阳郡主的大名如雷贯耳,箬娘心里直犯嘀咕,见她站在筠娘身旁很守礼的样子,对她也还算客气,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与庆阳小心翼翼地说了几句话,箬娘又忍不住向筠娘抱怨起谭湘君这个人是如何的拈花惹草,真不该同意这门亲事之类的话。
嘴里虽然不满,眼中却并没有嫌弃,也没有想办法退婚,反而向筠娘畅谈着婚后怎么收拾他的相处之道。
筠娘无奈失笑,听着她的小嘴喋喋不休。
一旁的坠儿愁眉苦脸地劝着自家小姐:“小姐,快收敛些吧,让人听到像什么话。”
箬娘瞪眼威胁坠儿:“我这不是没与旁人说吗?你现在越来越唠叨了,怎么管的这么宽。再多说就把你拉出去随便配个小厮。”
箬娘挽着筠娘的胳膊拉她坐到一边:“我们躲她远一些,如今越发胆大,我倒是有些管不住她了,反被她管制的死死的。”
坠儿怕小姐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心中焦急不已。是三夫人的吩咐,小姐现在是待嫁的姑娘,哪里能像以往那样松散。
一旁的庆阳见她们之间相处的有趣,不禁看的津津有味。
顾夫人今日穿着大红通袖衫,头上戴了朵大红绢花,很是喜庆的样子,一整日满脸是笑,看不出一丝伤心。
连外院的男客见了也不禁道:“看来将女儿嫁给吕探花,顾夫人心里是十分满意。”
静坐上首的魏仪听在耳中,不由想起了他去迎亲时,岳父岳母掩饰不住的伤心难过,心里没来由的紧了紧,再看向新郎官,眼中就多了几份挑剔。
“能不满意嘛,女儿婚后不用晨昏定省,一觉睡到自然醒,府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清净的很,不想吃家里上灶婆子做的饭菜,时不时让小厮出去玉茗楼定桌席面回来吃,也没人说她个不字。”
“相公宠着,与自己的父母想见就见,谁还能拦着不成,能不高兴嘛!”
魏仪听了,想到筠娘最近因为思念亲人时常走神,脸色越来越沉。
众邻里口中谈论的顾夫人送走了满室宾客回来,给了庆阳项玉牌和玉蟾戒指作为见面礼。
几个姑奶奶和未出阁的姊妹热热闹闹坐了一席,约定了等云筝三朝回门再陪着回梁府聚一次。
众人都向身份贵重的筠娘看去,筠娘犹豫着没说话,倒是一旁的庆阳郡主冷声道:“我嫂嫂自然会去的。”竟然帮着一口答应了。
筠娘不由看向一脸笃定的庆阳。
她们还不曾向王妃请示就擅自做了主,到时候若去不成会对颜面有损。
庆阳压低了声音道:“放心,我大兄一定不会反对的!”
话已经出口,筠娘没有再说什么。想着回去慢慢告诉她日后行事谨慎稳妥些会更好。
能得到小姑子的维护,看这样子筠娘在王府就算没立住脚也不会过得太差。
临去时顾夫人拉了女儿的手,依依不舍地亲自送她们姑嫂出了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