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不易(1 / 2)

香闺暖 墨玉清幽 2129 字 2020-04-28

朦朦胧胧听到身边有很轻微的窸窣声。

筠娘闭着眼睛翻了个身。

耳边就传来殿下低沉的嗓音:“今日有大早朝,我需要露面。”

筠娘轻”嗯”了一声,立刻睁开眼涩声道:“妾身这就起身。”

魏仪见她声音惺忪,困意未消,想劝她再睡会。

没等他温言安抚,她已强打起精神,拥被坐起身来。

魏仪无奈摇头。

即使不让她起身,她也会不安的辗转难眠,何必让她难受。

魏仪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筠娘就露出一抹嫣然的笑意,眸中有光华流转,璀璨夺目。

魏仪看了只觉得心情很好,附耳低声道:“我叫丫鬟进来服侍你。”

筠娘轻轻点头。

魏仪见她温顺,俯身亲了亲她的额头,这才起身向外走。

看到殿下进了浴房,巧玉随着竹月姐姐轻手轻脚来到内室。

撩开罗帐,就见平日里端庄优雅的世子妃长发披散,粉面潮红,眸光潋滟,一副抚媚动人的模样。

竹月服侍世子妃穿衣,正端着铜盆的巧玉就看见世子妃锦被中妙曼的玉体遍布着被怜爱过的痕迹。

巧玉不由脸色一红,忙眼观鼻,鼻观心,低下头去。

筠娘梳洗过,服侍魏仪穿了蟒袍,亲手系上龙纹玉佩,认真整了整衣襟,抽身站到一旁笑望着殿下的俊颜。

魏仪眼中极快地闪过一抹不舍,握住筠娘的手腕,细细摩挲片刻,方才举步向外走。

天冬提着灯笼早已候在了门外。

送殿下出了门,筠娘去浴房泡了个花瓣浴这才觉得精神好些。

竹月刚扶世子妃坐到镜台前,就见宫嬷嬷带了礼品进来请世子妃过目。

宫嬷嬷指着身后侍女们手中捧着的锦缎笑道:“老身选了几匹上好的宫锦可以作厅堂软榻上的坐褥迎枕,另几匹新鲜花样的锦缎可以作宴息室的桌帷椅搭,寝室的承尘、帷幔也选了大方又体面的好料子。”

“筝姑娘若喜欢就用着,若另有喜欢的留着换洗也是好的。老身去了具体再问问夫人的意思,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

筠娘满意的微微颔首道:“嬷嬷安排的十分妥帖,依嬷嬷的就是了!”

宫嬷嬷笑着点头,去了灯笼街的新宅。

东院专门负责梳头的侍女上来动作轻缓利落的为世子妃梳了圆髻燕尾,脑后的圆髻两侧垂着流苏金步摇,清雅又不失华美。

竹月看着心中叹服不已。

筠娘见她手巧又不多话,很满意,赏了那侍女一根赤金金簪。

唤做皎月的侍女恭敬的接了,行了福礼轻手轻脚的退了下去。

筠娘看着就更满意了,心下想着,东院里的人果然都很稳妥。

筠娘吃了半碗燕窝粥,净手漱口毕,换了身衣裳,去青岚殿给王妃请安。

没想到康氏也在,她今日面色恍惚,精神颓废,离很远就听到了她哑着嗓子的哭诉声:“婶子可得替我做主,这日子没法过了。”

筠娘进去时,王妃正低声斥她:“你身为成王府的王妃说的这是什么话。”

抽泣不止的康氏看到有人进来,身子一滞,颇有些狼狈的别过头去。

王妃正被吵的头疼。

见世子妃来了,将康氏交给筠娘招待。王妃则径直带着弘嬷嬷去了佛堂礼佛。

康氏见了,哭声渐渐弱了下去,抽噎着主动提出去筠娘那里坐坐。

随后进来的庆阳嗤笑一声:“她比翰侄儿才大多少,知道什么呀,嫂嫂也不怕被人说出去笑话。”

康氏一愣,满脸的惊诧莫名。

心想这对姑嫂关系够僵硬的。

筠娘并不在意,只对着康氏真诚的笑了笑:“嫂嫂不嫌弃是我的荣幸。”

康氏对着筠娘点了点头,又对庆阳低声道:“她怎么说也是你的新嫂嫂,日后迟早有你仰仗她的时候,留些情面对你又有什么不好。”

庆阳浑身一僵。

康氏摇头,起身跟着世子妃去了东院。

庆阳对谁都带着一身刺,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康氏也不曾将庆阳的闲言妒语放在心上。

筠娘和她坐到西次间临窗的软榻上,上了茶,见康氏脸上尚有几分不自在,筠娘立刻遣了屋里服侍的,安静与她说话。

康氏见世子妃灵秀体贴,憋在心里许久无人诉说的话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想来你也听说了我们府上的事。”

她说着眼圈一红:“满京城都知道我们府上有胡姬,有瘦马,有舞娘,有艳妓,还有几个唱的姐儿,外院的污糟就更不用提。”

康氏说着拿帕子抹了抹眼角涌出的泪水:“争宠害人的把戏屡见不鲜,日日发生,摁下这头,那面又冒出头来,整日不得消停。”

她说着恨恨的甩了甩帕子,咬牙道:“这哪里是王府,我看是妓院还差不多。”

筠娘能理解,皇亲国戚本就尊贵不凡,成王府内又没有了长辈管束,不用立规矩看脸色,但相对的也少了许多约束力。

康氏说完整个人虚脱般倚靠到身后的大迎枕上,低声叹道:“我们爷是无人能管的了的,能管的哪里有空闲管他。”

筠娘握了握她的手,让人沏盏安神茶来。

康氏看着世子妃娇嫩的脸孔,抱怨过后又有几分后悔。世子妃年轻,世子魏仪房里干净,她未必懂得这些污浊的事,自己与她说了也是平白招人笑话罢了。

康氏这么想着不禁抬头仔细打量起梁氏。

刚新婚几日的梁氏端坐在那里,目光柔和,面容恬静,见她看过来抬起头对着她善意的笑了笑。

如初绽的玉兰花,玉软花柔,娇艳欲滴。

望着筠娘精致的眉目,康氏不由一怔。

这个梁氏比她的儿子大不了多少,小小年纪,在这连她都畏惧的端王府里,也怪不容易的。

康氏这么想着,再与筠娘说话时声音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几分。

又见她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给自己续杯茶,不多言不多语安静周到很有分寸的样子,让人看着就觉得有种如沐春风般的舒心,康氏彻底的放下心来。

筠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她才好,只能安静倾听。

康氏虽不喜计较攀比,但能嫁入皇家又有几个简单的人。

她明白成王府的事只能与婶子说,与文大奶奶也不能细说与旁人就更不能了,说出来怕人暗自笑话自己。

与年纪轻轻的梁氏说出来反倒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心里也能松快些。

康氏深吸了口气,回过神来:“瞧我,吓到弟妹了吧!”

筠娘摇头,笑道:“嫂嫂信任我,才会同我提起。”又委婉的告诉她:“嫂嫂放心我只当没听过,不会与旁人多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