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欧洲联赛决赛,彼得洛维奇面对当时fiba规则下的大魔王、也是奥运会和男篮世锦赛历史上的得分王巴西人施密特,一人砍下了62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牛人来到nba之后,却一直都蹲在开拓者的替补席上。
真的是实力不够么?
只是因为老美看不上卑微的外乡人罢了。
连当时的“滑翔机”都为他打抱不平:“他每天训练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他确实努力!“
直到去了网队,彼得洛维奇才终于熬出头,得到了稳定的出场时间。
但是,他却始终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
在每场出战的37分钟时间里,彼得洛维奇能够贡献206分,并且投出了52的命中率和联盟第二的44三分球命中率,整个赛季他总共127记远射得手,表现非常优异。
可全明星的大门依然对他紧闭。
下一年,他场均22分,当选nba年度最佳阵容第三队,却还是没能入选全明星。
而在当年场均得分排名前十三位的球员中,只有彼得洛维奇一人没有参加1993年的全明星赛的资格。
同年,他车祸逝世,年仅28岁。
当时的彼得洛维奇正在考虑离开网队,因为网队没给他续合同。
…
生不逢时,时运不济。
比起这位曾经的先驱者,如今联盟中的外来球员大多已经能够得到老美球迷的认可和喜爱,至少是平等对待。
像是纳什、诺维茨基、加索尔、帕克、吉诺比利,还有大姚和张勃龙自己,他们在联盟中都拥有着很高的人气,成为了各自主队球迷心中的偶像和宝藏。
显然,从这一点来看,nba的包容性还是比好莱坞更强的。
毕竟没有多少好莱坞的大制作会用华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优秀演员来挑大梁当主角的。
就算是龙叔《尖峰时刻》和李安《卧虎藏龙》的成功,也不能掩盖东西方在文化审美上的巨大差异。
其实对张勃龙而言,茜茜去参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