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蒲元献刀(2 / 2)

三国幼麟传 山药泥饭 833 字 2021-12-09

眺望四周,闻着醉人的稻香,刘备面上不时泛起阵阵微笑。

观望了良久,他才满足地叹了口气,侧身面向诸葛亮,感慨道:“若非孔明主持重修都江堰,岷江至今为险,何曾想过能有今日这般丰收景象?今日一路行来,盈车嘉穗,百姓皆是喜笑颜开。益州军民终可过个好年景了。”

他这番话倒是发自真心。自他入主益州后,时常征战在外,尤以汉中一役为最,前后历时两年。故而他坐镇cd的时日并不多,后方内政庶务基本上都由诸葛亮一肩挑去。

诸葛亮闻言后,轻摇羽扇,笑道:“主公总揽全局,臣不过是具行其事耳。”

边上法正也是称赞道:“孔明休要谦虚。尚书台前日接到绵竹令上报,言其地水田亩产可达三十斛,此实前无古人也。皆因今年都江堰灌溉,水旱由人。而今cd平原可谓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了。这都是你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之功呀。”

他与诸葛亮两人一为尚书令,一为署大司马府事,权责上虽有重叠,实则各有侧重。比起诸葛亮在后方统筹调度,法正更关心的是军资供及,因这直接关系到北伐之计。

故而顿了一顿后,又问道:“汉中一役,我军虽是大获全胜,可是私底下却几把益州府库搬腾一空,光是粮草便用了足足二百万石。眼下军粮匮乏,后继乏力,依孔明之见,几年可以补足仓禀?”

事关北伐大业,刘备心中自然十分关切,也是倾耳听来。

诸葛亮笑道:“今年风调雨顺,据各郡上报之数,益州可收军粮百万石。若无改当前政道,继续重修都江堰,臣愿在两年内为主公筹得军粮两百五十万石,以资北伐之用。”

两年补齐军粮亏空,这在其他人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刘备素知诸葛亮向来说一不二,闻言大喜,一手执法正手,一手执诸葛亮手,笑道:“孝直长于谋,献计取汉中。孔明明于治,替孤足兵食。你们都是孤的肱骨之臣,孤深倚之。吾等这两年就秣马厉兵,待兵精粮足之日,即行出兵北伐,恭迎汉帝!”

北伐中原正是法正、诸葛亮两人心中夙愿,此番陡然闻得主公亲承,心中激荡,皆是躬身称应。

一阵秋风吹来,把众人袍服吹的猎猎作响。

刘备道:“此处楼高风大,孝直你身体不好,且随孤下去避避风罢。”说罢,便领着两位爱卿走下瞭望楼台。

楼下有一长一少两名武将侍立等候。

那名中年武将正是陈到陈叔至,他跟随刘备转战南北,至今已有二十五载。因其忠勇沉稳,深得刘备信任,眼下为虎步军统领。今日刘备巡视虎步军左大营,他身为一军主将,陪伴前来。

年少那名武将身材雄健,蓄着钢针般的短须,面相十分威猛,手持一柄蛇矛,却是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