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硕知道,人脑基本的信号处理单位是神经元,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并将其传输给其它细胞。
成年人大脑中约850-860亿个神经元,不断的信息传导就形成了记忆与思考,按照混沌理论,这必然是混沌的过程。
如果只是少量的神经元,是必然不能形成这样的记忆和思考过程的——混沌能够做到一切,是因为它本身趋于无限!
“混沌芯片成型的过程,本质是什么?”康硕不由自主的这么想道。
从头至尾,康硕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注程过程是利用科技手札提供的源程序改造注程机进行的,那就是一个黑盒子,功能能够实现,原理无法探究。
但现在,他好像突然有了一点想法——难道注程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特别的“记忆和思考”过程,类似于神经元那样?
否则模仿式学习和超强的智慧能力是没办法解释的。
一个成熟可用的产品,本质是什么,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就像现在,人们利用万有引力做了很多的事,但依然解释不清楚万有引力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人们可以利用它,但却无法彻底控制它。
之前的康硕也是一样,混沌芯片的最基础原理就是虚键,但虚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他一直都不知道,甚至都观察不到这样一种东西。
但现在,康硕上心了——他越想越觉得混沌注程的过程跟人的记忆形成过程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谓的虚键关系的建立,很有可能就是类似于神经传导一样的过程。
而且,极有可能,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热脉冲信号传递,就类似于神经元的电信号一样。
“适宜的温度,热能扩散加快,能够拥有智慧能力……”
混沌芯片的一个又一个的特性在康硕脑海里不断的浮现,逐渐形成一个闭环。
结合自己刚刚想到的可能,康硕愈发的确定了:注程过程原来是一个类记忆的过程,而后期的培养,则是类似于学习与思考!
“当然,这一切还都只是我的猜测。”康硕虽然脑洞打开,但体系却精妙的行程了一个闭环。
他一边不断的点着头,心思活跃:“事实如何,还需要实验实际验证一番。”
如果是在之前,想要做这件事儿还真不容易——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现有设备根本就观察不到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