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叔侄(2 / 2)

曹玮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手上牛杂一端,也顾不得烫,叉起一块的就塞到了嘴里。

“呼呼呼,饿死我了。可以啊,老伯,你这味道还挺赞的啊。”

“要你说,我在这卖牛杂都已经三十几年了。这路边的餐厅都换了好几茬了,我都没动过,你说我这手艺犀利不犀利吧。”

“犀利老伯,再来一碗,多加几个鱼蛋。”

“慢点吃,小心烫到你。”看曹玮吃东西的速度卖牛杂的老伯就知道一碗不够量,所以他利索的就抄起了剪刀,一边干活,一边就跟曹玮唠起了家常。“等人?我看你的样子就像。你这年纪也不大,后生仔白白净净的估计也是读过书的样子。投奔亲戚啊。”

“对啊,家里就剩我一个了。正好有个堂叔在这里,愿意接我过来,所以我就过来喽。”

“有个亲戚就好,不然被那些阿sir抓到,估计要把你给遣返了。哎,说说你刚刚那几招,什么路数?我看着怎么跟经常看到的那些路数不太一样呢?”

“可以啊,老伯。你还能看出来这个?”

曹玮稍微诧异了一下,因为他那几下和一般路数还真不太一样。只是这兔起鹘落的,他还真不太敢相信,这老伯能有这份眼力。

“那是。别看我就是个卖牛杂的,我跟你说,我见过的世面可不少。当年叶问在这开馆的时候,我可是凑过那个热闹的。那时候,几大武馆轮流上阵,在桌子上打得可比你这厉害。所以你也别把我当门外汉,说不准你练得这功夫我还知道,还认识几个会这功夫的高手呢!”

“这可不大可能,我这是家传的功夫,一脉相承。一般人别说是见了,恐怕听都没听过。”

曹玮实话实话。他这功夫,是他爷爷还在世的时候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是正儿八经的道家源流。北派全真的一支,虽是旁支,但也是得了真传的。

而听他爷爷说,原先他们这一支在大别山中还有个山门,道观虽小,但好歹有两个道士。一个是他祖爷爷,一个是他祖爷爷的师父。

后来国家遭逢大难,他祖爷爷的师父把庙里值钱的东西一卖,包了个盘缠,就把他祖爷爷送下了山,投了当初的松坡将军。临走时还告诫他祖爷爷,除非天下安定了,否则就不许他回山门一步。

然后辗转了几十年,他祖爷爷成了家也立了业。好不容易等到天下安定了,他祖爷爷想起了当年和师父的约定,就要回山门中去看上一看。结果这一看,只有断壁残垣。

听山下的老乡说,当年山上那道长把道观给了武工队做根据地。后来鬼子摸过来了,那道长以身做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