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再见 你好(1 / 2)

第四章再见你好

1

于十一将苏雪儿那张底片拿了出来,放在床头桌上。他将剩下的底片全都塞进了藏在枕头下的一张信封里。信封的表面泛黄,但看得出是新的。于十一又将事先写好的一封信塞了进去。他仔细的抚平整个信封,又在封面上写着:程霜收。他将一切安排妥当,又将信封塞回了枕头底下,他枕着信封安心地睡了。

第二天于十一起的比平时都要早,他走到隔间前,看到于三两睡在藤椅上打盹,他刚一走近于三两就醒了。他迷糊地看了一眼发现是于十一就说:“你起来啦,帮我看下店,我去后面睡会。”

于十一求之不得,他说:“好的,那你知道今天邮差先生会来吗?”

于三两在脑子里想了会说:“邮差是几个月前刚换的,每周来村子里的时间也改了。现在是每周周三和周六来,今天正好是周六。咋啦,你还要寄信啊?”

“啊,没有没有,是张晓,他让我问的。你快去睡吧。”于十一迫切地想将他打发走。

于三两后去睡觉时,于十一站在柜台外面翘首街西头,希望看到那辆吱呀作响地老旧凤凰车。

2

“嘿!看什么呢?”张晓从于十一身后跳出来说。

“啊!”于十一被下了一跳尖叫了一声,继续说:“你从哪跳出来的,吓死我了。”

“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没什么。”

张晓狡黠地笑了一下说:“哦~你一直盯着西边看,你是在盼着苏雪儿吧。怎么?昨晚抱了一下她,现在还想着呢?”

“没有,没盼着她来,昨晚也是你让我抱的。”于十一的这句话是真的,他虽然喜欢苏雪儿,想每时每刻见她,但这回他有更重要的事。

“不是她?那还能有谁?”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十一不耐烦地说。

就在他俩说话的时候,苏雪儿从街西头走了过来。张晓离着老远就挥手打招呼,于十一倒没有,好像在喜欢的人面前他希望自己矜持些,但他的心还是会怦然。

苏雪儿走到他们面前说:“我们今天去哪玩啊?”

张晓抢着说:“我知道一个你们都还没去过的地方,昨晚我听我家后面的孩子说的。那里沿着海堤向南一直走就到了。”

“一直走?听着可不靠谱,要是走个半天,我们回都回不来。”于十一怀疑地说。

苏雪儿好像很感兴趣说:“那里有什么啊?”

“比我们这要干净得多的一片沙滩。”

“切,原来还是海边啊。”于十一不屑地说。

“可不是只有海边,那里还有一座灯塔,登上灯塔可以看见更远的海。”张晓越说越兴奋。

苏雪儿听得入迷,高兴地快要跳起来说:“于十一,我们就去那好不好,既然他家的邻居小孩能去,我们肯定也能去的,而且我还一次没见过真正的灯塔呢。”

“好啊,我也没见过灯塔呢。”于十一回到。

张晓鄙夷地看了他一眼。

“可是,要等等,我要做件事再去。”于十一说。

“你怎么磨磨唧唧的。”张晓说。

苏雪儿赶紧和事:“啊呀,现在去也有点早,张晓,我们就等等他呗。”

“那行吧,于十一你到底要做啥呀?”张晓问。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秋凉的冷气让人变得懒惰,无所事事的人希望待在家里,赶着去海边上工的人们天刚亮就走了,村子罕见的寂静。整个银杏村最暖和的地方就是路口的这家面包店。不受天气影响依然准时出现的人只有卖面包的人和邮差先生。

西边的路头终于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骑着费力的自行车的邮差先生熟络地边走边打招呼。他骑到路口的面包店时,于十一欣喜地将他拦下。

“邮差先生你好,我要寄封信。”

邮差先生支起自行车下来,他看着与于三两差不多岁数,但身材消瘦却挺拔。他站到于十一面前弯下腰说。

“你要寄到哪里啊?”

“我……我不知道。”于十一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张晓站在那明白了一切。

“你不知道?那我可没法把这封信替你寄出去啊。”

于十一的声音变得有些嘶哑:“可是,可是我想寄。”

邮差先生看着快要哭出来的于十一,决定善意地骗他自己可以将这封信寄到,于是他问:“那你这封信是要寄给谁的?”

于十一将信封递给邮差先生,他看到了上面只写着:程霜收,于十一寄。邮差先生仔细的将信封抚平,揣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里,然后注视着于十一说:“你叫于十一?我叫杨林,以后你要是想寄信给这个人,你可以全部都交给我。”

邮差先生走了,于十一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嘴里骂着自己:“我好笨,我根本没有我妈妈的地址,我还想着她看到我拍的照片和写的信能回来,我真的好笨,妈妈不会回来了……”

张晓走过去拍了拍于十一的肩膀,什么也没有说。苏雪儿明白了一切,她过去拉着于十一的手说:“嘿!我们说好去灯塔那的呢,走吧十一,那里的海或许更适合拍照呢?”

于十一用袖口狠狠地擦着眼泪,可是不知为何擦得越使劲眼泪流的越快,他尽量让自己不发出声音,可是咽喉止不住的抽搐。

“雪儿说的对,我们拿相机去那再拍一次吧,这次我爸爸已经同意了。”张晓说。

苏雪儿赶紧应和到:“嗯,快走吧,你爸爸要是醒了,我们就走不了了。张晓你去拿点面包我们走吧。”

于十一被苏雪儿、张晓两人连拖带拽着拉去了那座灯塔。

3

一早出门的赵老太在于十一他们离开的时候回来了,她看着无人看守的柜台就坐到了藤椅上。

过了十几分钟于十一从后面出来,他看到坐在藤椅上看店的赵老太说:“您怎么替我看着店了,这可让我受不起啊。”

“你还愿意帮我这么个老太婆,我就感激不尽了,帮你看会店哪里就让你受不起啦。”

“刚才我让于十一看着店来着,想不到他又跑出去玩了。对了,您这么早出去是干什么啊。”

“我昨晚跟你说的,我死之前就一个念想呢,我去走走看看还有没有人记得了。”

“那情况怎么样?”

“我自己都忘了,更何况我是个不被村里人待见的罪人,他们顶多跟我表面上客气地寒暄一会罢了,至于我名字的事,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呢。”

“哦,放心,会想起来的。”

“希望吧。对了,成君,你知道现在住我房子的那家人吗?我今早去了,想看看能不能帮助想起点什么。”

于十一想了一会儿,拍了一下手说:“哦,知道,您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原来他家住的就是您家原来的房子啊。这么一算,您卖房子的时候,他正好来了村子里。”

“他是新来村子里的?”

“对啊,我也忘了他为啥来村子里了,本来说着只住一会,想不到都已经三年了。”

“我早上去他家,就他儿子在家里,看到他儿子还觉得在哪见过呢?”

“别说您了,我第一次见到他儿子也感觉熟悉,估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缘。那孩子懂事得很,特别有礼貌,于十一要是有人家一半就好了。”于三两说完笑了笑。

“呵呵”赵老太笑了笑接着说:“你要是困得话,再睡会吧,我继续帮你看会店。”

“不用,不用了,我睡足了。”于三两摆了摆手。

4

天气虽说已经入秋,但中午的太阳还是烤得人烦热,今天的天气又是明媚般的好,轻轻的云层只起到渲染美景的作用,完全挡不住太阳。海堤上浇铸石礅的工作还在进行着,干涩的水泥黄沙把路堆得无处安脚,于十一他们走过工作区,身上无一处干净地方,再加上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于十一的耐心逐渐见底。

他抱怨地说:“张晓,你说的那个地方不会骗人的吧,这都走过你爸工作的地方了,眼前一望到底也没看到什么灯塔啊。”

“没骗你,你放心,很快就会到了。我家邻居说走过工作区再走一会就到了。”张晓安抚着他。

苏雪儿也加入说服的行列里来:“好的地方肯定是难得的咯,不然那里也不会是个好地方了。要是那么容易就到了,你也就不会觉得美了。”

“哎,行吧,面包给点给我,我饿了。”

他们继续沿着海岸线又走了一个小时,就在连张晓也要放弃的时候,苏雪儿兴奋地喊道:“快看,快看,我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