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名播于海内,众人连忙上前拜见。苏雨鸾把孙思邈希望他收夏珩为徒的事跟颜真卿说了一遍。颜真卿见了药王书信,将夏珩的双手仔细观察了一番,欣喜异常,当即收他为徒。自此,夏珩便在万花谷中了住了下来。
颜真卿的武功,得自于书法,故夏珩习艺的第一课,便是临摹一篇字帖,这字帖叫做《裴将军诗》。虽是书法,但起承转合之间,时而激越、时而静止、将书法和武学的节奏合而为一,劲健雄奇,朴拙浑厚。拙古处几若篆籀,笔势雄强健逸,有一掣万钧之力。
其诗曰: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恒赫耀英材。剑舞跃游雷,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夏珩不通书法,写得甚丑。颜真卿不已为意,只是道:“这一首诗,乃是为师观裴旻将军舞剑所创。当年裴旻将军与幽州都督孙佺北征,被奚贼所围,当时万箭齐发,飞矢若云,裴将军舞动宝剑,无不迎刃而断,奚人大惊,四散而去。这一篇书法,蕴含裴将军的剑意,你习字时,当用心体会。”
颜真卿所说的裴旻,乃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剑术名家,有唐一代,被尊为“剑圣”,和“诗仙”太白先生,“草圣”张旭,并称为“大唐三绝”。
夏珩遥想裴旻当年的绝代风华,不禁悠然神往。
自此,夏珩便住在谷中练字习武,闲时或去赏星居听药王讲学,或陪着小七在谷中闲逛游玩。小七年纪虽然不大,若论剑法造诣,实是武林中一等一的剑客,夏珩有时与她切磋技艺,于武学一道,增益不少。是以二人关系,竟似亦师亦友。
如此过了半年,这一日,小七过来寻夏珩,忽见他眼睛精光内敛,清亮如水,惊叫道:“你的眼睛怎么这么亮?”
原来夏珩又打通了一处奇穴,此穴名为“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因眼眉形状如鱼,本穴位于其中点,故名。
此穴打通之时,天色只是三更。是夜没有星月,但是他开门而出,眼前花草树木,甚至远山,俱都清晰可见,竟与白日所见,一般无二。日间习字,眼里极强,配合一双妙手,将那一副字帖,临摹得与原作一般无二。而那书法中所藏剑意,也都清晰分明,信手练来,无不行云流水,恰到好处。
颜真卿大喜,以为这是顿悟。他观夏珩妙手天成,眼力又强,遂将生平点穴绝技相传。这门武功唤作《百花拂穴手》,乃是上古奇术,轩辕黄帝秘传,为经络之本,穴道之宗,以穴制人,可攻可守,临敌时可制人于瞬息之间。
夏珩眼力既准,出手又快,学这点穴截脉之法,真是如虎添翼,再好也没有。所差者只是轻功不成,出手虽然快,但是脚步却跟不上节奏,他便又开始打通足底“气端穴”,此穴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十分之一寸,左右共十穴。此穴有何作用,他也不知,只是他有开三穴的经验,手指穴道开则手快,眼部穴道开则眼明,腰部穴道开则腰不酸、腿不疼,暗想此穴既然在足底,功能应该是可以增加速度。
夏珩白日练字习武,到晚间便打坐冲穴。万花谷环境清幽,鸟语花香,实在是习武的绝好之地。过了半年,“气端穴”终于打通,那晚打通之时,他只觉神清气爽,随后闭眼酣眠,竟然一夜无梦。第二天清晨起来,发觉屋内空气出奇的好,他心中奇怪,捧起双脚闻了几遍,恍然大悟,原来他患了多年的老脚臭居然好了。
他开门而出,心中舒畅,长啸一声,足不沾尘,向仙迹岩跑去,过莲桥之时,他只三个起落,便落于对岸。
碰巧燕小七过来找他,见他轻功,诧异道:“臭小子,你这身法好快,可与本门身法相较一二了。”
公孙大娘传下的暗香掠影身法乃是名动一时的武林绝学,夏珩听见此话,不禁有些得意。呵呵一笑,道:“你找我有事么?”
小七瞪了他一眼:“没事就不能找你么?好教你知道,我三姐已经到万花谷了。”
夏珩一听,知她姐妹重逢,也替她高兴,笑道:“你三姐是来看你的么。”
小七道:“她又不知道我在谷中,如何寻我,就算看也是来看六姐。不过,她这次来,乃是受人之邀。”
夏珩道:“你三姐你受谷主邀请来献箜篌绝技的么?”
小七道:“那倒不是,她是受万花名士康雪烛之邀,特为她雕琢一像。”
夏珩奇道:“康先生不是一直住在谷中么?他性子怪癖,谁求他都避而不见,怎会突然邀请你三姐,还为她雕像?”
小七十分高兴,笑语嫣然道:“你有所不知,康先生这次非但是邀请三姐,而且是与她携手而来的。而且,这一次,同来的武林人士,可不在少数,你也去长长见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