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老赵,咱们和佳吉的竞争,对我们在米的业务,影响估计太大了。”王兴华忧心忡忡地说道。
在华,华远集团基本上让佳吉在华无立锥之地。
所有的在华业务,都受到了极大地打击。
在华的业务,也基本上都被华远集团给接受了。
在接手了佳吉的业务,以及收购国内其他的压榨厂后,华远集团的大豆压榨年产能达1800万吨,在华大豆压榨产能上占据了28%的份额,一家公司就超过了外资的26%,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粮油市场第一。
加上其他油料的加工能力,宏丰粮油总的年油料加工能力达到5200万吨,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前列。
由于华远集团这次大豆风波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国内民企在华国油料加工能力占到了58%的比例,这也是往后几年内,占据比例最低的一年。
在菜籽、花生等油料的加工处理能力,民企也占据了绝对优势。
但是,除了华远集团之外,其他的企业,进口大豆的价格,还是相对比较高。
市场规模越大,反而是亏损越多。
在成本的巨大压力下,国内各粮油企业要求粮油涨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国内粮油企业的请求下,华远集团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涨价申请,并顺利获批。
但是,在涨价被获批后,华远集团却一直按兵不动,根本就没有涨价动作。
国内的其他食用油企业,对此也是有些看法的。
华远集团的成本,比他们低很多。
都还以为华远集团是想要用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呢。
虽有怨言,却不敢轻举妄动。
殊不知,红丰粮油也想涨价啊,但是有关部门表面上是同意了涨价,但是私下里,却并未松口。
要求赵宏图,不仅不能涨价,反而还要维持好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
产能必须跑满,仓库必须有货,哪里叫货,必须随时送过去。
华远集团也是痛并快乐着。
在同行的咒骂下,不断地扩张。
与华远集团在国内的发展截然不同的是。
因为华远集团在华等打压佳吉的缘故,佳吉在米国市场上,针对华远集团在食用油、种子、化肥、农药和销售等增值服务,也受到了佳吉的针锋相对。
在米的业务,大受影响。
“没关系的,咱们虽然在米那边的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咱们只要坚持以往的战略,注重农产品下游的发展,还可以将重心放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市场拓展上,比如说,咱们和阿三阿丹妮、猴子的祥龙、巴铁的团结等进一步加深合作。”赵宏图说道。
现在的华远集团最重要的几个市场是华国、新家坡、苏北、红球、阿三和印尼等。
而华国、阿三、印尼等人口分别是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和第四的大国。
巴铁、红球、苏北等地的人口也不少。
华远集团能够占据人口如此庞大的市场,完全能够叫板b。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本来米国那边就比较成熟,而且他们不光是技术好,而且拿到的补贴也高。
比如说阿丹米,他们至少有43%的利润来源于补贴或保护的产品。
当然,他们为了得到对其有利的政策,也花费了不少,对待米国像中世纪时支付给教会的什一税。
在某些领域,在米国,华远集团是竞争不过他们的。
所以,还不如避开他们的主场,在其他地方和他们尽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