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ickeditwidthbackup="35%"css="blht"data-ckeditid="ckeditor758340911628667784593"data-der-atsid="5527c1c8a5e2ee56056a5f4070b166061137f82c9b2f"data-der-srcbackup="iges75834091jpg"src="eadwfbrdnewbooks189093509909093oebpschapter36iges75834091jpg"style="width%heighttoborderne">

第二十一章

了结前尘往事,苏筱一身轻松,忘我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形势也渐渐好转。

大家都不傻。就汪洋那水电工的大脑,怎么可能会主动提出分包商评估体系?显然是给苏筱打掩护。这掩护代表着汪洋的态度,他是站在苏筱这边的。预算合约部四大主管首先倒戈的是合约主管老徐,但他分量太轻了。刘梁华和于灿对苏筱的态度也开始软化,有时候先跟苏筱汇报,有时候先跟陈思民汇报,玩一个平衡。当然,陆争鸣还是顽固不化。

这天,美术馆项目经理董宏打来电话,说有一处需要变更,就涉及提交变更单,那一处还挺重要的,苏筱决定亲自去看一眼。到工地,董宏已经等在大门口,被大冷风吹得鼻子都冻红了。

他笑呵呵地迎了上来:“辛苦了,辛苦了。”

“董经理不用这么客气。”

董宏陪着她往里面走,边走边说:“这种小变更,陈主任从来不会跑过来看的。”

苏筱不解其意地哦了一声,不说话,脸上保持微笑。

“所以当时汪总问我,该提拔你还是陆争鸣当经理,我毫不犹豫地选了你。”董宏说,“我说,咱们得提拔一个有开拓精神的经理。”

苏筱诧异,他这是在向自己示好吗?可是公司谁不知道他跟陈思民一个鼻孔出气,以前两人还联手用美术馆物资清单陷害过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那我应该谢谢董经

理。”

董宏挥挥手,特别豪气地说:“谢什么呀?我是个实诚人,说的都是实诚话。那小陆跟陈主任一个模子,四平八稳的。这两人整在一起,咱们公司的商务合约部没前途了。你看你一上台,这个评估体系搞得多好呀,这才是正经公司应该有的标准。”

苏筱搞不清楚他的意图,只笑眯眯地听着。

然后他提到了陈思民,先叹了口气说:“主任呀,以前也是积极的,现在可能是身体不太好,想法比较多。有时候我们下面的人挺为难的,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怪不得是汪洋最看重的项目经理,太会说话了。

只是无论他怎么说,苏筱都不接话。

董宏明白她对自己怀有戒心,也不着急,日子久了,就见到人心了。

看完现场,两人一起到工地办公室。推开门,屋里原本坐着的一群人站了起来,苏筱一看,都是这次被分包商评估体系刷下去的分包商,知道行踪被卖了,看了一眼董宏。董宏摸摸鼻子,冲她歉意地笑了笑。

其中一个叫老田的分包商极有眼色,他越众而出,笑呵呵地说:“苏经理,不要怪董经理,是我们拜托他,你过来的时候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呢,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请你吃个饭。你升职的时候我们就想给你祝贺,但是老凑不到一起,一直拖就拖到今天了。”

当时,大家都知道陈思民不高兴,所以不敢请她吃饭

苏筱笑着摇摇头:“不用不用,静水河项目要分包,事情很多,今晚我还要加班。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以后还有大把机会,就不赶在今天了。”

老田恳求地说:“就一顿饭,不会耽误你多长时间。我们一直给天成做分包,做了十几年,标准都跟着天成来,这一次的《分包商评估体系》提出新的标准,我们有些地方搞不明白,也想借着吃饭时间,跟你请教一下,好回去整改。我们还是非常想跟天成继续合作的。”

话说到这份上,苏筱就不好拒绝了。突然失去天成这个合作方,这些分包商的日子不会好过,搞分包商评估体系并不是针对他们,她自然也愿意给他们一个改进的机会。

于是董宏在附近最好的饭店,定了一个大包厢。

分包商们有意奉承,苏筱有心教导,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等苏筱坐上出租车,才发现挎包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信封,信封里装着五扎粉红色的人民币。她赶紧叫出租车调头,回去饭店,分包商们已经散了。

翻了翻信封,没有名字没有字条。

不知道是谁偷偷放进她包里的,她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去问。

怎么处理呢?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按制度规定,收到的贿赂要上交财务部,但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了;也可以明天一大早交,只是苏筱总有些不放心,这钱来得太莫名其妙

哪怕只在手里放一晚上,她都觉得不合适。

想来想去,她给汪洋打了一个电话。

汪洋在外地出差,听了她的汇报以后说:“我知道了,你明天一大早交到财务部。”

苏筱说:“汪总,你不觉得奇怪吗?我刚刚开始搞分包商评估体系就有人给送钱,没有名字,也不说要求。我觉得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汪洋略做沉吟,问:“那你想怎么办?”

苏筱说:“我把这5万块密封,跟今天的报纸一起拍个照。然后等着,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后续的动作。”

汪洋犹豫一会儿说:“没必要这么搞吧。”

苏筱郑重地说:“汪总,我并不是想搞事。我就想看看自己的判断对不对。有些事情如果不弄清楚,将来还会没完没了的。”

汪洋叹口气说:“行,那就照你说的做吧。这段时间发生任何事你都不要搭理,等我出差回来再处理。”

于是,苏筱把牛皮信封用胶带封死,签上名字日期,盖上手印,然后放在当日的报纸上拍了几张照片。

第二天,她刚到公司,审计小组的成员拦住了她,说是想请教几个问题。

她跟着审计小组的成员走进了会议室。对方将门一关,脸先沉了下来。

“苏经理,集团的规定,收到贿赂时应该如何处置?”

“上交财务部。”

“你有没有按规定做呢?”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有人举报你利用《分包商评估体系》收取

贿赂。”

果然,苏筱在心里冷笑一声,嘴上说:“这是诬陷。”

“那就麻烦苏经理详细地说一下昨天你在哪里,遇到什么人,有过什么样的接触……”

“你们这是干吗?审犯人?”

“这只是例行询问。”

“如果你们有证据就直接拿证据出来,没有证据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说罢,苏筱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天成不大,苏筱被审计调查,是很多人亲眼所见,所以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公司。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认为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苏筱肯定有问题,她搞的那个分包商评估体系,不就是想把那些分包商攥在自己手里吗?攥在手里为的是什么,自然是钱。

只有杜鹃坚持认为苏筱不是这样的人。

审计小组又来找了苏筱几次。但她就是不肯配合,没有办法,汇报了徐知平。徐知平马上指示陈思民做一下思想工作。陈思民憋着好几天的劲,终于等到一声令下,当下迫不及待地敲开苏筱办公室的门。

开始还是和颜悦色:“我听说你拒绝配合审计调查,为什么?”

“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

陈思民语重心长地说:“这个该说不该说,不是由你来判断的,得由他们来判断。他们找你,肯定还是觉得有疑问。审计就是这样的,翻来覆去地询问,有时候还会给你下套子。但是没办法,按照规定,咱们必须配合,

无论人家问多少次,都得详细回答。他们也是为了工作,不是针对你个人,不要有个人情绪嘛。”

“主任,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苏筱指指墙上的进度表,“分包商评估体系、群星广场招标,都在眼前等着,哪有时间搭理他们。”

“时间挤挤总是有的,不能逃避,你越是逃避,人家就越会盯紧你。清者自清,你大大方方地配合,人家也就没话可说了。”陈思民顿了顿说,“分包商评估体系,这是个长期工程,不急在一时;群星广场那项目,咱们吃不下来的,可以参加竞标增长见识,但别把它当成工作重点。”

“我已经说了,我没有收贿赂,还要怎么说呢?”

陈思民眼眸里闪过一丝嘲讽,心想,心理素质挺好的,一次性收下5万,还能面不改色嘴硬如此。当年他第一次收钱,收了500块,心里都跟打鼓一样,好几天不敢正眼看别人,就怕别人发现。

“你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但是他们不了解你呀,所以就需要交流,交流过后,他们会明白了。至于工作嘛,不急于一时,可以放放。”

苏筱盯着陈思民,露出怀疑的神色。

陈思民被她看得不自在,轻咳一声,口气微微强硬:“苏筱,现在不是耍脾气的时候,审计一天不结束,咱们就不能恢复正常工作流程,你觉得分包商评估体系能推动下去吗?审计才是大事,别舍本逐末

我以上司的身份命令你,暂停一切工作,配合他们的调查。把门禁、钥匙、工牌交出来。”

“主任你不能这么做。”

“我为什么不能?跟你好说歹说,你都听不进去。到底有没有当我是上司?你现在只有一样工作,就是配合审计小组的调查。什么时候调查结束,什么时候还你。”

苏筱气愤地将门禁、钥匙、工牌全掏在桌子上。

“这是干吗呀?”汪洋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陈思民就像找到主心骨一样:“汪总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苏筱又闹出事了。”

“是收取贿赂的事情吗?”

“汪总你已经知道了?”

“能不知道吗?”汪洋说,“把审计小组的人叫过来。”

陈思民叫了审计小组的人过来。

汪洋又对苏筱说:“你把钱拿出来。”

苏筱从抽屉里拿出封死的牛皮信封,以及一张打印好的照片。

陈思民暗道不妙,脸色一紧。

审计小组成员诧异地看着苏筱:“苏经理,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的意思。苏筱入职也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刚开始弄分包商评估体系就有人送钱,我琢磨着,是不是有人想搞点事?”汪洋瞟了陈思民一眼,“所以我就跟她交代,啥都别说,等我出差回来。”

审计小组成员哦了一声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汪洋看向沉默不语的陈思民:“老陈呀,你跟这些分包商熟,你出面敲打敲打,别搞这种小动

作了。不好看。他们要是再搞,别怪我不客气了。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