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ns
草沟村的新年过得平淡又热闹,一如既往。
最大的不同大约是,今年的村子里都洋溢着一股甜蜜蜜的味道。其中,又以村东头的魏广仁家为最,还跟其他人家里的不同。
“呼呼!好烫——”
“甜甜的,糯糯的,比煮着吃好吃多啦!”
“哇,表姐,这个在海西府真的能卖到二十文一小袋?”
李絮笑眯眯为表弟表妹们答疑,同时指使丁四挥动锅铲,在大铁锅里快速翻炒着,划了十字刀的栗子裹上一层薄薄的糖衣,色泽鲜亮,远远看去跟抹了层油似的,在粗粝的小石子里绽放着诱人的光芒。
倒不是把属下当牛马使唤,而是因为丁四体格最健壮,还会做饭,炒菜技术比魏寅强。
糖炒栗子这份工作也是需要一定技术的,臂力不够的人炒不动,手法不对栗子容易炒糊,浪费食材。这些栗子都是秋天打了放地窖里存着的,就这么几斤,可没有多的随意挥霍。
海西府也产栗子,只是没有承安府的好吃。后者随便蒸煮都可以,香甜粉糯,个头略小,皮薄。前者就略逊一筹,用来做糖炒栗子就比较合适。加了糖水炒,外面甜滋滋的,热乎乎的,就能掩盖掉里头栗子本身不够甜的小瑕疵。
十月时,美味小食店就推出了糖炒栗子这味小吃,广受欢迎。成本也不高,淋点糖水罢了,还能重复利用,就是比较考验技术,刚开始学时厨子练得两条胳膊都在打颤。
家书里,李絮就跟王氏他们提了提这事,并慷慨地将制作方法随信附上,意思是食店也可以制作出来卖。刚好那会儿魏成水要给他们火炕的分成,王氏愈发不好意思占李絮便宜,顺手让后一批的商队人员捎了一百斤好栗子过去,又在自家地窖里存了二十斤晚熟的等李絮回来吃。
食店也卖了一阵糖炒栗子,收益还不错。不说风靡新平县,知道的人却不少,县城的住户基本上有三成去买过他们家的栗子,十文一袋,实惠又好吃。
过年就要吃零嘴,糖炒栗子就放上了日程。今年的大年夜,魏家人是在剥栗子的活动中守过去的。
期间,其他人家闻着味道过来串门,还顺了些去,走时笑得眉眼弯弯,跟占了多大便宜似的。这可不是普通栗子,里面加了糖的,可不是大便宜?
吃栗子时,魏葵还说:“有人也学着做,只是想不到你那法子,往锅里放石子,就直接把栗子下锅,撒糖然后翻炒,最后出来的味道,啧”露出个嫌弃的表情。
“也有人心眼多,后来被人猜出来,街上就有了加石子炒的摊贩。不过,他们的许是没加盐,只放了糖炒,比较腻……”王氏道。
小魏鲤故作老成地点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王氏有些愧色:“怪我,没把好关,才叫你那秘方流传出去……”
李絮摆摆手:“就是个小零嘴,学了就学了,不算啥,就当是日行一善、助人为乐。”
王氏心中一动,刚要说话,就听得她来一句。
“像人工孵化,就算有保密协议,咱家最多能保密几个月。规模扩大之后就不好瞒了,人心易变。不过,传出去也不怕,咱家不需要对外销
售活鸡鸭,不怕积压滞销。”
“你的意思是,别人家也跟着搞这套,开养殖场,咱们不管?”
“恩,想管也管不来,再不济,咱还有肉干作坊在后托底呢。要我说,到时候咱们不等别人来学,主动传出去,最好跟官府合作。是了,年
后去拜访下孟夫人,顺便说说这事,她多半会感兴趣……”
孟夫人已经生了二胎,是个女孩子,很健康,月子早出了,生龙活虎的。怀孕期间吃了魏家食店不少泡菜,彼此都存了几分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