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愿景(1 / 2)

insins

以前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异世,李絮发了疯似的想赚钱,没有别的原因,纯粹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能用钱财堆积起一定的人身自由保障和话语权,不必被逼着嫁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到了现在,她其实已经达成目的,手里不愁没钱花,就算她只守着现有的几间铺子,不去继续开分店,靠着铺子盈利和袁家那边的分红,都能舒舒坦坦过掉下半辈子。

但,她在小花、刘婶、钟树等人身上隐约看到了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单纯的赚钱太无趣,或许,她可以在赚钱时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顺手搭救一把身世可怜的孤女、被夫家卖掉的寡妇、被家里人当做免费劳动力疯狂压榨的苦逼汉子,等等。

如果把这些弱势群体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获得一个靠正经劳动致富的机会,让其他人看到,其实他们有能力走出一条新的路。久而久之,或许能改变一些东西。

并非是圣母病上身大发善心,李絮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异能金手指,也不是玛丽苏救世主,没法随手就捣鼓出让粮食增产好几倍的神奇肥料,蒸汽机器,土建工程,等等。

她唯一比旁人强的只是脑子里储存的那些可以利用的“常识”,都是些小打小闹的东西,主要集中在吃喝玩乐这个大类上。推动生产力发展就别想了,利用现有资源多为社会创造些新岗位、一定程度上提升部分底层百姓收入水平倒是比较实际。

尤其是招收女工这块,李絮特别看重。

虽然还是将女性局限在特定工种上,但,让她们跨出从家里到工坊的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总不能还没学会走路就要学跑。

她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分店慢慢开往各地,招收的女工也会越来越多。到时,这些拥有财政自由的女子至少能比普通女子多一份勇气,在男尊女卑的大时代背景下尽可能地挺直腰杆过日子。

或许,等她手中资本够了,她还能做点别的事,比如说开个女学什么的,搞搞教育这块。

她倒没有多大的野心,纯粹就是觉得,人之初本无善恶,就像原主李絮娘小时候也没有后来那么恶毒愚蠢,只是她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又被贫穷的家境束缚着,还有个秋月在旁撺掇,后来才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魏广仁虽然教过孩子们习字和大道理,但说到底,他只是个普通老儒生,只认四书五经那套,教书方法就是练字、背书、打手板。以他这些年在村里开私塾的教学成果来看,他实在算不上合格的教育家,毕竟他教过的学生只有魏渠一人考上过秀才,而后者偏偏是个天资卓绝的,他这个先生在里头起到的作用恐怕不大。

要是能让女子获得一定的经济独立,再辅以教育明辨是非,像原主那样的人应该能少一些,空气估计也能清新些呢。

李絮没有向王氏二人絮絮叨叨说这些乱七八糟又虚头巴脑的东西,只大致说了自己和宁子成合伙要在某某地开分店的事,着重介绍了一番和平镖局的人员构成和未来发展规划。

先前不放心她在外面浪,老两口最担心的还是她的安全问题。

如今有了这个听她使唤、里头有武艺高强的好手坐镇、日日操练不休的和平镖局,再看这回带回家的四个护卫体格健壮,像是格外能打的样子,气势甚至不输衙门里的捕快,又从他们口中得知,一路上遇到两拨小贼匪都被他们毫不费力收拾掉了,老两口终于放下一半的心。

归家当天,王氏看着衣着打扮堪比富家千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满是昂扬斗志的外甥女,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如今听完这番讲述,对她的打算也心知肚明,终于打心底接受了“这丫头真的在外面野惯了以后可能一年到头在家待不了一个月”的现实。

除了临行前殷切嘱咐、准备美味干粮、让李絮带上自家制的新鞋新衣等物之外,他们能做的也只有相信并给予鼓励。

这几日,李絮用尽了三寸不烂之舌,也没能说服舅舅一家搬到他们帮她置办的新宅子里去,连拿去放租、租金贴补他们的提议都被无情否决。

王氏态度很坚决,近来食店生意不坏,她已经攒够买宅子的钱,现买都没问题。只是最近没看到合适的宅子,所以打算再等等看,最迟端午前应该有结果。在那之前,没必要搬来搬去,累得慌。

至于她那宅子,空着就空着,更没必要租给外人,一个月也换不来几个钱,回头她回新平没地方住更不方便。尤其是,她现在不是只身一人,单是镖师“婢女”加起来就五个人了,总不能都跟他们一块挤着,那也太让她这个东家掉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