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说完,就被王长庚一把拽了下去。
李元朗摇头看着桌上的那把千牛刀,这陈青竹明明已经怀疑自己的身份,却被王长庚及时制止。
面对皇室之人,此人似乎依然有一种傲然的态度。
“想不到我李家皇室,却还有人看不上眼,难道没有纯正的汉族血脉,就永远不会被这些门阀视为同族吗”
李元朗直到回了暂时的居所,依然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种地固根深的血脉传承思想他是不能够理解的,都是两条腿儿,黄皮肤,黑眼睛,怎么之间的隔阂就这么大
?
化身cid的五名护卫早已经回来了,不到半日的时间,自然收集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他的书案前已经按照本地的财政,政务和军权分门别类的铺好,同时,多了一叠邸报。
他将绵州本地的信息先放到一旁,马上拿起这些邸报看了起来。
看着上面注明的发出日期,应该是二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
过滤掉那些关于各种关于地方乱七八糟的杂事,只看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关于西北吐蕃回纥、河东李克用和黄巢的。
其实他之前还是蛮有兴趣看一看大唐各地的消息的,不过看多了就感到皇帝面对一些无厘头的奏章也挺可怜的。
比如说,江南东道苏州刺史知道李儇爱玩,就上了一本奏章。
内容就是这里有人用红陶土(紫砂)制成了十分精美的茶具,陛下您要不要一个玩玩?
李儇回道:那就送来一套我看看。
结果过去了一个月,这位刺史又上来奏章,内容一样,还是问李儇要不要一个紫砂壶。
李儇回道:送来啊!
结果又过了半个月,还是一样的内容。
李儇回道:不必送了,朕已经不想看了。
于是紫砂制陶业因此搁置,直到北宋时期才开始初具规模。
其他类似的奇葩奏章还有很多。
不如,有人上奏,我们这儿有个人杀一只羊,但杀了一半,那只羊跑了。
李儇:知道了。
陛下,您大婚,我能参加吗?
李儇:知道了,不必来。
陛
下,您大婚,我很想去参加啊。
李儇:知道了,朕已经完婚三天了,不用来了。
陛下身体好吗,我这儿新移植的葡萄熟了,超甜,给您送点儿?
李儇有气无力:不必了,朕不想吃。
反正这些搞笑的奏章李元朗在含元殿上没少看,也难怪李儇一看到某地呈上来的奏章就头疼。
而此时,当他拿着一份邸报,脸上出现了极为古怪的表情。
,"downloadattribute"","onlytenthide"","prechapterurl"556651960559677585ht=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0000z=1is_np=1purl=%3a%2f%2fcead%2fr%2f556651960%2f559805229ht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9805229","suaryurl"eadsnslforubookjspbookid=556651960","chapterurl"556651960559806575ht=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0000z=1is_np=1purl=%3a%2f%2fcead%2fr%2f556651960%2f559805229ht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chapterid"5980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