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女侍鱼贯而出,挨桌摆上了第一道菜,却是一个大瓷盅,上面盖着盖子。
侍女依次将每桌的盖子打开,一种极其浓郁的荤香飘荡在整个水榭上空,宴客无不食指大动。
高四十三郎眉毛一动,“寿王殿下,这道菜怕是做工不易啊!”
李元朗点了点头,回头对站在身后的萧渐荣一使眼色,
这小丫头马上站到宴席中,如黄鹂啼叫般介绍道:“此菜名为“佛跳墙”采用海参、盾鱼(鲍鱼)、鱼翅、干贝、鱼唇、羊肘、蹄尖、蹄筋、等十八味食材,用特殊方法熬制而成,意为此菜肴一出,即使是隔壁的大和尚们闻到味儿,也会馋的跳墙过来品尝。”
说完,还调皮地向花园东面的高墙看了一眼。
那里正是大安国寺,里面全是和尚。
众人会意,不由得“哈哈”大笑,这个寿王倒是蛮有意思的。
而第二道菜一端上来,大家就是一愣。
清汤寡水的一个小瓷盆儿,里面就放着一棵菘菜心儿,看不到半点儿油水。
“这是”
萧渐荣马上微微半蹲施礼,“此菜品名为“开水菘菜”乃是”
此后,每上一道菜,她就将菜名和食材介绍一番,而众人在听完之后先是浅尝一口,随后赞美之词就层出不穷,实在是被寿王府的菜肴征服了。
其实这些菜很多具体配料李元朗都有些记不住了
此后,每上一道菜,她就将菜名和食材介绍一番,而众
人在听完之后先是浅尝一口,随后赞美之词就层出不穷,实在是被寿王府的菜肴征服了。
其实这些菜很多具体配料李元朗都有些记不住了,味道上是肯定不如名厨手艺的。
但对付这些远古土著却是足够了,降维打击。
他准备了好几种酒,其中葡萄酒最多,其次就是白酒。
这时的白酒与后世不同,因为是用白米酿制,所以被称之为“白酒”,度数嘛,也就不到二十度,对于李元朗来说能淡出鸟儿来。
其实这时候在北方已经出现了蒸馏酒的制作方法,但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没有在主流社会中流传。
比如现在李儇爱喝的汾阳清酒,就是蒸馏酒的一种,度数已经超过三十度。
侍女们挨个询问宾客爱喝什么酒之后,就将一只小酒壶放在他的身旁,并提供各种材质不同的杯子。
高四十三郎是荥阳人,很喜欢梨花酒,趁着梨花盛开时,取花入蒸笼与糯米一同蒸制,酒中就带有一丝丝梨花的香气,据说此酒是杜康发明,历史悠久。
他拿着一只青玉雕琢的杯子,好奇地问道:“寿王殿下,老夫饮酒只喜欢用黑瓷大碗,还请换一只来。”
李元朗连连摇头,
“高公,喝酒也是要讲究意境搭配的,就如同春季穿春衣,冬季穿棉袄,白乐天曾有诗曰: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说的是梨花酒坊门前都用青翠色的旗帜来招揽酒客,而这青玉
杯正好映衬出梨花酒的芬芳,正所谓绿叶配红花,相得益彰而。”
高四十三郎琢磨了一下,然后用青玉杯斟满梨花酒,喝了一口后,居然感觉还不错,摇头笑道:“喝酒也这么讲究,殿下倒是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