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 章(1 / 2)

宫斗围观者 易时秋 1284 字 2021-08-20

世界像被强行翻转,各家各户撤下了红布,挂上了丧幡。

随着祭天礼的完成,今上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年号,只待来年改元。各项措施有条不紊的实行。

江又晴在桌前练字,抄的是大庆律法。拿起抄完的一页,仔细端详,满意的点点头,继续写下一张。

晓云从屋外进来,挑了挑烛芯,说到姐,休息吧,晚上练字伤眼睛。那边还没消息呢

江又晴嘴上答着道了,写完这页就睡。练完字,洗漱完,吹熄了灯。江又晴裹着被子,思虑着未来,迷迷瞪瞪地睡了。

在屋里独自用完早饭,江又晴伸了个懒腰,就听见前院来人,晓云赶忙去探听,回来略带焦急的催促道姐,宫里来人了,是陛下身边的总管王公公,等您去接圣旨。

江又晴起身整理了衣服,确保仪容无误,赶紧去前院。

府里人到齐了,就跪下听王永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江氏嫡长女素有敏才,为人孝悌,许以朕。国以孝为先,朕继任大统,当以孝为纲。令江氏居家守孝,百日后择时入宫,念及仁孝,特许携婢女一名,钦此。

江大人,且放宽心,陛下念着大人的。王永肃穆的站着,语气却是轻快的。

江芃接了旨意,也是一脸严肃,陛下忧心家国,臣何德何能让陛下念及。麻烦公公走这一趟了。

江赵氏适时让胡妈妈给王永身边带着的小太监一人塞了个小包,又再给其中一个稍瘦的塞了一小包茶叶。

不麻烦,为皇上办事是荣幸。王永答道,宫里还有事,杂家就先走了。

江芃起身,送走了王永,转身将圣旨供上,上下打量一下江又晴,说晴你跟我来。

王永领着两个小太监回了宫,在乾清宫耳房里,王永敲了敲桌子,一个小太监赶忙将一个精致的鼻烟壶放到了桌子上,稍瘦的将茶叶放了上去,连带着两家给自己的银子。

王永将鼻烟壶和茶叶一拿,将两个布袋往稍瘦的太监手里一塞,貌有不耐的的说到去去,一边玩去。

清宫内,昭文帝皱着眉批改着奏折。王永不敢打扰,静静在旁侍立。

昭文帝将御史台弹劾国子监祭酒的奏文压下,将毛笔放好,用湿布擦了擦手,向后靠着说到来了?

王永仔细的说着去三家的见闻,说完后将鼻烟壶和茶叶放在了昭文帝的桌上。

昭文帝拿起鼻烟壶看了看,端的精巧,又拿起茶叶,西苑的茶叶,算不得多贵重,但是颇有野趣。

放下东西,昭文帝摆摆手,示意王永将东西收下。又问道立诚送的鼻烟壶,沈伯安什么都没给,江向山包的茶叶是吗?

王永欠身答道,除沈大人外,两位大人都给去的小太监包了银子,都不多,吃个茶钱。

昭文帝略带好笑的摆手,朕还能惦记你那点银子不成?话是这么说,但还是对王永的做法十分受用。

王永看着昭文帝批改奏折退了出来,看到稍瘦一点的小太监在离门口稍远的地方候着,略有些意外,也起了些兴致,将小太监招了过来,问道叫什么名?几岁了?因什么进的宫?一边问一边往自己的房间走,总管在耳房还是有自己的单间的。

奴婢平安,见过总管。奴婢今年十四,旧时叫李有金,家里发大水,逃难到京都,一屋子人都没了,实在没活路,当时正好碰到宫里招人,心一横就进来了。当时接引公公说名不好,给改成了平安。平安连忙跟上王永的步伐。

进了屋,王永坐到椅子上问道怎的在那等着?

平安低声回到婢担忧做事不周,您找奴婢时不好找,就在那等候了。

王永越看越欢喜,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就说到愿不愿意做我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