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看外校学子们的情绪在听了他的话后,差不多都冷静下来了,就开口说道祭孔的目的也不只是要通过这事教化百姓,咱们还要通过此种形式,展示我大魏风采,让外邦臣服。到时候,京城百姓和外邦使团都会到此地观看,这是一个扬名的好机会。本司业话已至此,请各位好好想一想,若是还有想走的,那么就请便吧。
学子们面面相觑,刚才放话说要走的人也沉默了。他们不比国子监的学子,可以直接去考乡试,乡试不中还有廷试和六部试,前程仕途一片光明。他们在乡试之前,还得回籍贯地参加县府院三试。有多少人,在这三场上白白蹉跎了岁月,落得个一事无成。若不是家中还有薄产,恐怕他们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倘若真像楚司业说的那样,能以此事扬名的话,那么往后就算落第,他们也可以在京城各衙门之中谋个小差事,再图发展。
怎么?没人走吗?既然各位选择了要留下来,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请听从本司业的安排,若有违逆,一律开除。楚司业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学子们,满意地看见了他们脸上的紧张。由要我演变成我要演,才能保证这些学子不会懈怠。
咱们要表演的,是孔老夫子和他座下贤徒发生的故事。各位也是熟读各种经史子集的,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孔圣人的什么故事?楚辞问道。
小生知道!一个外校的学子说着就要站起来,祝峰立刻扯了下他的袖子,趁楚辞没注意,让他赶紧坐下。
你干嘛不举手啊?楚司业都没挑你,你怎么能自己站起来?祝峰一脸你怎么不讲规矩的表情,让那个学子有些莫名其妙。
为何要举手?怎样才是举手呢?那学子虚心求问,他还以为这是国子监历来就有的规定。
举手是为了告诉夫子你会啊。但是,你不能直接站起来,这样多没礼貌!要等夫子挑你起来之后,才能站起来回答。喏,手就是这样举的!祝峰边说,边骄傲地举起了右手,并且举得很直。
好,那现在就请祝峰来给我们分享一个他所知道的关于孔圣人的故事。楚辞拍了拍掌,国子监的学子紧跟着,外校的学子们愣了一下,然后也鼓起掌来。
祝峰一脸懵逼不是
别说了,楚司业等着呢,上去吧你哈哈哈!朱明越几个笑呵呵地把祝峰推了上去。
祝峰,你听过什么故事?楚辞欣慰地看着祝峰,不愧是他带的学生,还知道帮他长脸,别人都不举手他倒是身先士卒。
呃我祝峰支支吾吾,脸都涨红了,片刻之后,他脑子里灵光一闪,啊,我听过一个,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然后,他就开始讲这个故事了。但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于是便开始胡编乱造,将这个简短的故事啰啰嗦嗦地讲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