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他们回来当日,刚进城门,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忽然几声锣响,有一官差大声叫道爷到,闲杂人等散开。
平民百姓们看见确实是县太爷的仪仗过来了,才在中间分开一条道让他们得以通过。
学子们也从乘坐的马车上下来了,他们默契地让此次中举的二人往前站,等他们拱手向县太爷问好时,其余人才跟着一起下拜。
县太爷紧走几步,搀起楚辞。
两位贤才不必如此多礼。
多谢老父母。楚辞笑着说道。
诶,不可再称老父母了,你我二人往后同朝为官,论品级,你还要高出我半级呢!我年岁居长,厚颜称一句兄,若贤弟不嫌弃,不妨称一句杨兄即可。天和元年的举子,只要参加会试便是天子门生,一旦任官,便比同级高半级。
杨兄有礼了。楚辞自然不会再那么固执。
眼下已近中午,不如就由本官做东,宴请各位如何?
杨兄盛情邀请,吾等却之不恭。只是,我刚刚回袁山县,心中惦念先生和小侄儿们,这
这有何难?我直接派人将他们接过来就是了。你们长途跋涉,我自当为你们接风洗尘才是。
如此,便劳烦杨兄了。
杨县令包下了整个幽草居,为这次赶考回来的学子接风洗尘。有些人抱着不吃白不吃的想法而来,有些人却不愿再看他人意气风发,享受众星拱月的待遇,便早早离去了。
楚辞正与几个人说话,突然两声清脆的小叔声传来,瞬间将他的视线吸引到门口,人也就势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