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我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祝提学示意,莫道员上前一步,给楚辞送上两张名帖。
这是ashash楚辞打开一看,顿时失声,这是荐帖,推荐持帖之人入西江省国子监进学。
这国子监在前朝时仍然只存在于京师,后□□上位,言只有一所,不能广纳天下有才之仕,当是朝廷之不幸,便颁下圣旨,每相邻两省设一所国子监,全国各地共七所,京师独占一所。就读于其中的学子称为监生。
监生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楚辞甚至还把《临死前的严监生》当作过公开课的内容。
这个词,其实和衙内是可以划上等号的。国子监是省内乃至国家最高学府,只有贡生和荫生可以入读,之后统称监生。
这贡生吗,就是各府提学举荐上去的人选,每两年举荐一次,一次一个名额。祝提学升任省提学官已然是板上钉钉了,故而他有两张名帖。这举荐暗地里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大的,早已不复刚出来时的公正了。
荫生更是一目了然,根据祖辈官员福荫入学的,就是荫生,当然,这官员只限五品以上的官,并且一家只荫一人,知府的子孙尚且能勉强入学。
国子监的学子有几个好处,他们可直接参加乡试,不受秀才名额限制。乡试落第者亦可参加科试补录举人之名,中者照样可以参加会试。这也算是朝廷给官员们的福利了,帮他们的子孙铺了一条康庄大道。
有了这张纸,他也可以放下心去治春秋,不用担忧万一落第之后该怎么办了,这就是一条退路。当然,乡试还是要尽力而为的,中举和补举的,完全就是两回事。补举者会试无论考的多好,都只能取为倒数几名,除非你还能在殿试上大放光彩,才有可能出头。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