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算是匆匆揭过。
但北坞的大肆进犯还是留下了一堆破烂事,首当其冲的就是赋税和兵役。
天明州虽也在征兵的范围中,但因雨灾刚过,民不聊生。为体恤民生,赋税和兵役要比旁的州轻了许多。
溧洋县因为受灾严重,得以免役,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兵役可免,赋税却是不能免了。
前线用兵,粮草不能少,东南六州作为全大历的粮仓,本来就是赋税重地,这次打仗,赋税更是重上加重。
衙役将消息传达下来之后,余老爷子手里的烟就没停过。
余家目前的情况,倒是不用愁赋税的。但是余老爷子当了族长,免不了要为族里人考虑。
“敬朝,每家每户要多交三石谷,我估摸着有些人家日子要难过了啊。”
余敬朝剥着豆子说道:“爹,本来就已经交过税了,现在又说要交这么多,哪里是有些人家要过不下去,我看是大部分人都要过不下去了。”
“三石谷,就是整整一亩地的粮。总共才几亩地啊!真的太多了。今年承璋的三十亩地估计是种不了菜蔬了,全部种粮吧。”
余敬中坐在板凳上修农具,“好。爹,我看要不叫大家一起开荒吧,有些地荒着也是荒着嘞。”
“嗯,这倒是个办法,索性今年老天爷还算给面子。唉,这三石谷不好收啊。”余老爷子掸了掸身上的灰,站了起来,“老大、老二、老三,收拾收拾,去叫一下族里的叔伯,等会儿大家聚一聚看看怎么搞。”
“行。”三人放下手里的活起了身。
三兄弟每家每户通知了之后,一群人乌泱泱的到了余家。老房子已经在灾中毁的差不多了,余老爷子大笔一挥建了新家,虽然还是农家房,但比之前大了不少。
余老爷子问道:“好,每家都有人来了是吧。”
“是,都来了。”
余老爷子环视一圈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之前衙役来了,你们有些人也看见了。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现在咱们在和北坞打仗。打仗嘛,将士都要吃饭。所以,衙门派人来通知了,除了孤寡每户今年要多出三石谷,出不了的就拿钱抵。”
话音一落,一群老爷们就和炸开了锅似的。
“三石谷?到哪里弄啊。”
“没钱没粮,烂命一条,要就拿去。”
“要命了啊。”
“朝廷也是没办法。”
余老爷子那烟杆敲了敲床沿,“咋咋咋,以为这是和你们商量呢!交不上的就要去打仗!要命还是要钱?”
“要命也要钱嘛。”一个穿着褐色上袄的大爷瞥了瞥头说了一句。
“阿山,我也想又要钱又要命,但能怎么办,要打仗就要吃饭。想办法能凑的都凑,这次春耕大家就拼点命,多开几亩地。”余老爷子说道。
“开地开地,没人没牛没种咋开嘛。”
“对啊。”
一人带了头,剩下的人又闹哄哄的开始了。余老爷子不停的劝说,又是骂又是说好话的,总算让这群人接受了要加税的事实。接受是接受了,嘴里还免不了骂骂咧咧的。余老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坐着剥起了豆。
众人散去,院子里脏乱的很。
余老太太随手拿了扫把扫着,开口道:“唉,这世道,得亏打仗的地方离我们还远着,不然这时候咱们就都要完啦。”
“娘,谁说不是呢。咱们好日子还没享几天,这就开始打仗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停呢。”林氏一边搅着米粥一边说道。
“是嘞,我几个大孙子才有了出息,这下好了,万一我们打输了,那修辞啊什么的会不会就都白考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