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 72 章(2 / 2)

寒门科举路 北越九九 2148 字 2021-08-19

余敬中望了望天,离申时只有不到三刻钟了,他连忙放下手里的麻绳,准备和这门房走一趟。

“可知道是什么事?”

“小的哪敢问秀才公的事情。”

“那好吧,我就随你走一趟,辛苦你了。”

临了,还从捆好的菜堆里提了两把塞给了门房。

到了县学,离申时只差一盏茶的功夫了,余敬中远远的就望见了三个人影。他举起手来挥了挥,远处的承璋三人看见后连忙带着小跑出来了。

“唉呀,你们仨怎么瘦了这么多?县学里没吃好?是不是钱不够了?爹这儿还有点你们拿去买点肉吃。”说完,就准备从裤腰带里掏钱出来。

承瑱连忙按住他的手说道:“不是不是,爹,这是因为……”

承璋赶紧打断,“这是因为我们读书有些辛苦,最近没怎么惦记着吃饭。”

“这咋行,书要读,饭更要吃呀!下次可别这样了。”但还是坚持着把钱塞给了他们。

“爹,我们找你来是有正事的。”

余敬中做出一副小儿聆听状说道:“这有啥事啊,把我火急火燎的叫来。”

“爹,是这样的,咱们县学的杂役要换一批,后日招工。这不想着也是个机会,就让你和家里叔伯们说一声,看有没有想来的。萧师兄家里的也要帮忙说一声,这事还是他想到的呢。”

“这好好的怎么要换人了?到是个机会。不过这每月工钱多少,招多少人,要不要签契?”

这下换三个小的傻眼了,这几个读书人哪里会想的到那么多。

“爹,我们忘记问了……”

“你们啊!”

还是余敬中想到问问门房。

“小兄弟,你知道吗?这几个孩子事情也打听不清楚。”

“秀才公有心就很好了。杂役的工钱我倒不是很清楚。不过像我这样的门房一月是500文,我签了十年长契,算是长工,不是奴籍。杂役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工钱,签的时间长些工钱就多一些。一月工钱在县城算是勉强糊口了,若乡下兄弟多的,来往便利的,能帮着分摊些米柴,也算是宽裕了。学子们都爱干净,书院的活也不是很多,算是个好差事。”门房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倒还真是个不错的差事,这几个小子也算是长大了,知道帮扶家里了。”

余敬中答应将话带到后,就与几人告别了,因着时间不早了,就打算明日早上将消息带给余老爷子让他负责。

现在余老爷子做了族长,正缺个机会让众人念着他的好呢。

——

此事暂告一段落,承璋也实在没精力在这上面纠结了,他正在准备将自己的拿去书肆想办法发行呢。

因为读书人写这于名声有碍,他决定给自己起个笔名再换身装束去卖。

承璋看着眼前的这本“学林奇谈”,信心满满的写下了自己的笔名“山阴筑梦人”。为了版权考虑,他只准备发行前二十回,准备反响好再慢慢发行。

县里一共就两个书肆,一个就是之前考县学来过的“长青书局”,另一个则是远一些的“元林书局”。

想到之前见到那掌柜的雕版技术,他准备先去长青书局探探。

看好时机,乔装改扮了一番,承璋就偷偷摸摸出了书院,向书局走去。

进了长青书局,承璋小心翼翼的叫了几声:“掌柜的,掌柜的。”

上次那个掌柜从后院掀了帘子问道:“客官要买些什么?”

“不买什么,有一桩生意同你做。”

“哦?是有书要卖?还是有纸笔卖?”

承璋将自己的那本“学林奇谈”拿了出来,“卖这本书,你看看,能作价几何?”

那掌柜擦了擦手,拿起书看了起来。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一刻钟过去了……

承璋看着还在看的掌柜轻咳了一声,“掌柜的,如何啊?”

那掌柜这才惊觉自己还要做生意,一边摸着胡子,一边眼睛盯着书,一边说道:“不错不错,你写的?”

这也没什么好否认的意义,他爽快的承认道:“是。”

“嗯,我也不瞒你,这书倒是挺有趣的。要么我给你银子买断,要么就是你写出来放在我这儿寄卖。你想要那种?”

“不知两种卖法作价几何?”

“二两银子买断,寄卖的话,一本抽利四成。”

承璋心中暗暗惊奇,四成着实不少呀。不过比现代好些,要知道以前那些网站可是要抽五成的。

“四成?这也太多了一些,能不能低一些。”

“四成真的不多了,我这铺子也是要租金的。”

承璋说道:“掌柜的,这、这我真的不能卖了。罢了罢了,我去其他地方问问看。”

承璋假意要走,实则一直在等那掌柜的叫他。

“哎哎哎,先别走。要不这样,你这书只供我一家,纸和墨的本钱我们平摊,我会雕版,我帮你这书单独刻一板当作我的本钱。利润还是你六我四,这样总行了吧?”果然!

承璋内心暗喜,他要的就是这刻板,不然只靠人抄一个月能卖的了几本书?有了雕版才能大批量印书啊!

承璋也为这位掌柜的暗暗点了个赞,当下就答应了,“好,就这么说定了,我们签个契吧。”

那掌柜的也是个爽快人,拿出纸笔刷刷刷几下就写好了。

承璋想了想,在契书的落款上落了“山阴筑梦人”几个字。

“欸,你这落款怎么是这个,要签本名才行。”

承璋解释道:“本名实在不便。每月月初我预付一些纸墨钱,若我有违约,书就全归您了,您也不亏是吗?”

古代人当真淳朴,那掌柜的听他这么一说就这么信了,还感觉像自己占了便宜似的。说道:“这倒也是。我准备将一本书卖200文,第一次先不要印那么多,有个二三十本也就够了,纸墨本钱大概一本100文,那你先预付一两银子吧。我这几天加紧将版刻出来。”

承璋乖乖的掏了一两出来,也没有多说什么,这门生意就这么略显草率的成了。

这下好了,“元林书局”也不用去了。

他本来就不会做什么生意,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就算了。

打道回府,还是读书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