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章 匈奴(2 / 2)

无晋 南郭打狼 1395 字 2021-08-17

战场才是男人该来的地方。黄襄忘记了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是黄襄表示说这话的人大概一辈子也只是械斗过而已,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所有的一起都显得是那么的残酷无情,整个人完全就是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

新兵和老油条的区别在此时就显得颇为明显,新兵可能会被吓得一动不动,脑海中一片空白,忘记自己所有的学过的东西,然后被敌人斩杀,老兵则是知道,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用多大的力气出击能够斩杀敌人,怎样去做能够更节省体力,怎样去做存活率更大,只有黄襄在后方吐的一塌糊涂。

此时的战场胜利的天秤在仅仅只有两千人的“援军”下,终于朝着汉军这一方开始倾斜。

“某乃河东徐公明,添为杨车骑属下骑都尉,前方盟军是哪一路。”虽然帮忙自己打赢了匈奴人的一部分军队,但是治军严谨的徐晃并没有贸贸然就和来人套近乎。

吐完了的黄襄回过神来,示意甘宁回话,没办法,武将嗓门大,自己吼出来的话,估计徐晃听不到。

“某是巴郡甘兴霸,吾等皆为江夏太守黄祖的属下,此战是少公子黄司马带队。”虽然不知道黑三哥在当阳的一吼是如何震死夏侯杰的,但是武将的嗓门黄襄表示服气。

片刻后,两军主将在战场相见。徐晃眼见面前的是个小娃娃,但是并没有轻视的眼神,就冲这份敢于直面战场的气魄,可以称得上是个人物。

“晃谢过黄司马救命之恩”徐晃率先打开相对沉默的局面,甭管怎么说,人家也算是救了你不是,虽然不久之后杨车骑肯定会率军前来支援,但是要死更多的袍泽,徐晃有些不忍。

“将军不必客气,眼见匈奴人再次,吾便不自然的变得愤怒起来。”配合着黄襄现在惨白的脸色(吐的)以及布满血丝的眼睛(长时间行军没睡好),这话说的让人相当信服,当然了,也能够激起别人的好奇心,比如徐晃。

“未知何意?”

“吾师的女儿前段时间洛阳大乱被匈奴人抢走了,想起当年在师尊足下聆听教诲,依稀还可以想起小师姐的音容笑貌,吾辜负了师尊的教诲,没有照顾好小师姐。”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黄襄还哭了起来(风大迷了眼)别说徐晃了,甘宁都是一幅你放佛在逗我的表情。幸好徐晃没有注意他。

“令师是?”劝解了一下黄襄的徐晃小声的问道。

“吾师名讳上蔡下邕,字伯喈”黄襄小小的声音在徐晃听起来却如雷贯耳。毕竟人家可是东汉有数的书法大家、文学大家。似徐晃这种读书人就没有不知道蔡邕的。

“不和将军多说了,吾还要率军前去寻找小师姐,将军保重”说完头也不回的招呼甘宁跟上。

“等等”待黄襄行走十来米之后,便听到徐晃的声音传来,黄襄脸上淡淡地一笑,一切都在掌握中,而后突然又变得悲切起来,转过身疑惑的看着徐晃。

“公明不才,愿随小先生一道去寻找。”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其一自然是报救命之恩,其二就是上司杨奉的命令-打探匈奴人的消息,毕竟献帝刘协一直想要回到洛阳,这个曾经的政治中心,已经被奉为车骑将军的杨奉怎么着也要满足老大的需求不是,老大都已经把武将上三将之中的第二位给了自己,投桃报李嘛。

虽然打探匈奴人的消息跟与匈奴人厮杀是两码事儿,但是这个也可以说是打探嘛,只不过后来打起来了,这话没毛病,再者说了,那可是大家蔡邕的独生女,自己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还不作出贡献,估计自己要被读书人的文字诛心。所以,多方因素相加的情况下,徐晃率军跟随者黄襄一道开始朝着匈奴人的撤退路线找寻起来。

为了和徐晃搞好关系,路途中黄襄一直在和他交流。前世作为历史系高材生,情商可不低,并读死书的书呆子。

后史书记载:太祖与卫尉初逢于洛阳城外,整军经武战匈奴,太祖赞之曰:“将军有亚夫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