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是哪家子弟”或许是形势所迫,又或许是救命之恩,总之蔡琰名义上认可了这个师弟,这是好事,表示黄襄的行动到目前为止是获得了成功的。
“在下江夏黄襄,父亲江夏太守讳黄祖,有一兄长黄射。”既然蔡琰这么给面子,黄襄那肯定是对她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好歹是个大美女不是。
“少公子,徐将军传来消息,准备连夜赶路返回安邑县,询问一下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前来汇报的下属打断了黄襄和蔡琰的交流,恐怕徐晃也觉得没必要跟匈奴耗下去了,得不偿失,而且杨奉那边催的紧,李傕郭汜的军队还在紧紧逼迫着,想要再次劫回天子。
想了一下的黄襄认为,仅剩自己的这点人马恐怕是很难逃脱匈奴的追捕安全返回江夏了,还是跟着徐晃比较安全,怎么说他也和匈奴战过几次,多少有些对敌经验:“去告诉徐将军,我们和他们一道,代表吾父前去拜见天子”
“小师姐,只是要幸苦一下你了,连夜赶路,现在我们还不太安全,我可以保证回到江夏一定让小师姐安稳的生活。”蔡琰表示无碍,这点小事儿我一点不在意,在匈奴军帐的这段时间我啥没经历过,别小看我了好吧。
正好路途中方便黄襄和徐晃交流一下感情。为了以后的良好发展。至于面见天子也是为了布局,让自己个儿在天子面前有点印象,再说了,我费这么大力气千里奔袭拯救大才女蔡琰,也是要个人给背书的啊,自己说就没意思了,从天子这边传出去,可以说天下大部分世家大族都会对自己的印象非常好。运气好说不定还可以混个一星半点职位。毕竟现在是天子最困难的时期,生存都是个大问题了。
沿途中倒是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情况,只是沿途的“景色”让黄襄等人太过难受,徐晃那边西凉军还好,好歹见过这些,江夏这边的军队压根就没见过这么凄惨的情况,在江夏都是小酒喝着小曲儿听着,悠闲的像个大爷。不想这里,路途中到处都是森森白骨暴露在外。
“这就是乱世,走吧小师姐,别看了。”黄襄沉闷的话语打断了蔡琰的思绪。
“师弟,你说,谁能够拯救大汉。”空灵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舒心,只是话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沉重。
黄襄:“会有人的,小师姐放心,你会看到那天的”
沉默了一会儿的蔡琰又变得不在意起来,肯定不是相信了这话,只是她不想让自己成为黄襄这只联军的负担,无病呻吟没有什么必要,经历过这么多的她,是不会那么容易信任一个人的,但是她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注一:蔡琰,生年不详,一说174年,一说177年,本文取177年。
注二:蔡琰,字昭姬,因避讳司马昭,改为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