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型号的hq-9单面天线能涵盖120度的方位角,尖峰功率1mw,平均功率60kw,能同时追踪距离300公里以内、高度7000m以下的100个空中目标。
并且能够在追踪、攻击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进行威胁评估。
快速评估完成后,该系统会自动选出最具威胁的六个目标优先接战,从雷达接触目标到发射导弹接战所需的反应时间约1215秒。
12至15秒的时间差,这就是为什么薛强下令让崔建文同时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敌军发射出来的“毒刺”导弹进行干扰的主要原因。
由关瑜主导、华瑜高科来自各国的信息战高手多方搞技术,在极短时间内研发出来的这一套针对导弹的高干扰系统。
其无线电、卫星讯号、雷电干扰波和网络技术组成的信号干扰,能够迟滞、准确地干扰指定目标。使被干扰目标在至少半分钟、30秒时间内处于“星际迷航”状态……
红旗-9防空导弹四联装导弹发射车仍然与s-300地空导弹相似。
其起竖架上装有四个导弹储运、发射筒,同样采用了将导弹抛射出发射筒之后再点火的冷发射方式。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的车辆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就是发射车使用了国产的泰安8x8重型越野底盘。
其他的车辆也是使用国产的6x6越野底盘,这也是从外观上迅速分辨红旗-9中远程地空导弹的要点。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能一次控制6枚导弹攻击36个目标,对同一个空中目标可先后动用两枚导弹进行重复攻击,导弹发射间隔时间约5秒。
如果没有崔建文所掌握的干扰系统,以缪拉夫手下射出的、未经升级的“毒刺”导弹能力,其实是根本不会给hq-9导弹重复打击的机会。
可是偏偏地,缪拉夫生不逢时、遇上了不只是张剑这一个“战神”。他更遇上了关瑜为首、一众华瑜高科的异类信息战专家。
因为遇上了这种强势的组合,所以当许飞所部打出的导弹飞抵“毒刺”导弹乱飞地带之后,那些“毒刺”还处于失控、还在“星际迷航”中……
一个完整的红旗-9旅级作战单位由六个营级单位组成,每个营由一辆营级控制车、一辆火控雷达车、八辆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
每个营有32枚备射弹,而旅级单位还有一辆旅级指挥车,每个旅最多能同时接战48个空中目标。
可是“蓝石榴”特勤旅吧不同于中国国内的常规作战部队。
单是许飞带领的航空支援连、这么一个连队,便常备了32枚备射弹、具备了同时接站6到8个空中目标的作战能力……
“轰、轰、轰……”
25秒,薛强发出战斗命令25秒时间过后。
天空中,团团火焰炸开、那些缪拉夫手下射出的“毒刺”导弹被中国制造的hq-9导弹一个接着一个的炸毁,变成了一团火焰后、再散作碎片落向了地面。
导弹对攻导弹,红旗-9在强力干扰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战的成功。
当看到这一幕时,薛强面无表情地盯着观测仪先是看了看。
接着,他猛地再次大声喝令道:“攻击群、目标1130、1299区域,火力覆盖!轰炸机群,目标1132、1298区域,定点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