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吃过一次大亏,被“蓝石榴”打得灰头土脸。
波拉尼哪里来的勇气、居然还敢发出这样的命令,让他的所谓空降旅去空降、袭击张剑的留守部队呢?
他的勇气是因为他编入空降旅的,全部是来自北非各国最精锐的老兵。其中担任各连排指挥官的,全部都是来自非洲、西亚国家的特种兵。
波拉尼是准备用4500名各国老兵组成的空降旅,一次空投突袭、彻底斩掉张剑的后方,是想让张剑的“蓝石榴”无法再成建制地出现在战场上。
其目的其实很正确、也很明确,那就是不让张剑再能用整个营的兵力,作为苏莱曼军的主力去攻击他手下的其他部队。
除了要斩断张剑的后方支援,波拉尼同时还做出了其他的战役部署。
是怎样的部署呢?
波拉尼亲自带着混成第三旅从北方全速南下,他亲自带兵朝着张剑的60人先头部队扑了过来。
两个团都没能打得过张剑带的60个人,波拉尼怎么敢确定、他带着不到五千人,就可以击败张剑呢?
他当然是有底气的,那是因为第三混成旅是波拉尼手下,如今除去空降旅外第二支精锐部队。
那个第三混成旅从班长到团长、再到旅部指挥官全部都是历年来他亲自带出来的老兵。
可以说第三旅的4900人对波拉尼是绝对忠诚,该旅全部都是99式坦克作为主要攻击武器、作战能力也很强悍,所以波拉尼坚信第三旅绝对不会再出现战场上大溃败的情况……
波拉尼的临战调整,自然再次被张剑手下的通信兵借助美英法等过的军事卫星监听到了。
监听到这一切之后,张剑清楚地意识到了一件事:一场真正的打战役,一场近四万人参战的大战役,看来在所难免地要在撒拉尔地区打响了。
而这场战役的打响,自己无疑地将要成为绝对主角,变成主导这场战役全程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从未指挥超过一个团兵力作战的张剑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迅速发出了一连串的战斗命令。
那个陆航团,这次接到张剑的命令、他们不敢再有任何迟疑,立刻集体升空朝着波拉尼亲率的第三旅飞了过去。
已经接近“蓝石榴”留守部队的装甲步兵团,被张家下令加速驰援、务必赶在敌军空降旅之前赶到“蓝石榴”留守部队所在位置。
准备一起去迎战、反击那一个空降旅的攻击。
一个师民兵军,则被张剑下令、立刻化整为零,以营为作战单位,全部钻入山区。
28个营的兵力一起去寻找最佳作战位置,潜伏到丛林中去、等待随时伏击敌军。张剑相信这样在撒拉尔山区布置出一张大网,波拉尼只要来到这里、他必然插翅难逃。
而对于“蓝石榴”留守部队,张剑只有一道极其简短的命令:原地潜伏、准备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