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常常总是发现,每当她在上街入市刚回到村子上,又正逢队里出最后一段工的时候,她仍然会迅速地从家里马上拿到劳动工具,一块跟上出工的队伍前去的。
大家可要懂得,在那个时候,特别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由于经过解放以后一系列的各种大大小小运动所折腾,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生活,虽然解放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但是,一般来说,都还是过得很是艰难困苦的。
我记得,当年生产队里的社员需要一点钱购买油、盐、酱、醋,以及日常生活的灯光火亮的话。于是,我们生产队里的不少社员,还得要依靠抽出空余的时间,织打些草席到自由市场上去贩卖,而从中得到一些钱款去进行补贴。
因此,我常常会亲眼看见,在每天晚上,就会有一些村里的年轻人,他们总是会自动地来到“亚李十”志琼她们的家里,去帮忙进行织打。而在这其中,便有“耳聋三”志权,志来,运荣,我们家里的三个妹妹她们。
当然,我自然而然,也都是这些常客其中的一个。
我常常还会看见到,在有的时候,每逢上街入市,我们的“亚李十”志琼,她一般都总是会带上几张刚刚才织打好的草席,亲自在自由市场的席行当中,大胆地讨价还价地在在摆买。
你可要知道,这对于当年的一个村子上,还未出嫁的一个年轻姑娘来说,就已经算得上是一件极其不简单的事情了。
如果,在有的时候,要是才只是织打好一两张草席,且又要急需钱花用的话。那么,在我们村子上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大多都喜欢帮忙把她所织打好的草席,和自己所挑去出卖草席一块摆开帮她摆买,让雇客们能从中进行挑拣。
另外,此时,志琼她的三个异父同母的弟弟当中,最大的两个弟弟三十和卅七,他们两个又要上学读书。
因此,对于家里的一些家务农活,一般来说,也都是帮不上什么忙了。只能是在下午放学回来,或者在节假日的时候,能够帮忙顾点家里的柴草就算是经不错的了。
而更为令人所同情和揪心的,便就是她们家里的那个最小的一个弟弟四十一。因为,还在1966年的时候,就是因为流行“脑膜炎”。从此,当时还很小的小弟,就不幸犯上了这种难以根治的流行病。
从此,就给他遗留下了一个“后遗症”。最后,竟然变成为了一个“识食而又无识疴”的废人。这就更是增加她们家里的一大拖累了。
你可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没有个大男人当家,且家中的孩子又多的农村家庭来说,因此,在日常生活劳动和家务工作上,该有多么的艰难,只要是对于稍微有点体会的人来说,你便就可想而知了。
同时,我们的“亚李十”志琼,她不但是在白天几乎都是一个从来不随便缺勤不出队里工的那种人。另外,也不管是那些已经是队里实行按件计分的工作也好,也不管是那些按计时间的零工也罢。一贯以来,她从来都不会像某些心术不正的人那样,总是在处处挑肥拣瘦。而她总是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将自己负责的劳动工作干好。
因此,在有的时候,我总是会听闻到,我们的那个人称“万年宽”的老队长王忠,他总是喜欢在年青人的面前,毫无顾忌地以她的良好表现,作为号召年轻人所学习的榜样去教育大家:
“你们这帮后生人呀,在做集体工的时候,只要能够像我们的‘亚李十’志琼那样干就好了。我发现,许多人在做生产队工的时候,只光图工分,不求质量。这样一来,那怎么能够使到我们生产队增产增收哩……”
你可要知道,能够从我们的那个人称“万年宽”老队长王忠的口中,进行表扬任何一个人,如果要不是表现得很是出色的话,他往往却很少会这样地去说的。
大家可要懂得,“亚李十”志琼,她只是一个才在大队学校读完小学以后,就碰上了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了。
再加上,当时由于她的继父大能公,因为生病不幸去世过早,所遗留下来的三个弟弟年龄又还小。因而,造成了她家里的生活,一时之间,显得是十分的艰难。
因此,就是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我们的“亚李十”志琼,她就只好自己留在家里,和母亲两人一起,毫无怨言地勇敢地挑起,这副养家糊口的家庭重担了。
有诗为证:
家贫弟小艰难多,里里外外要操劳;
为顾盐油织席卖,亲自摆摊往沙河。
从此以后,我们的“亚李十”志琼,她就再也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再继续去上学读书深造了,从而造成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对于她以后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多少也都会有所影响的。
正是:
身强力壮似男人,样样农活能胜任;
里里外外好把手,队长夸赞她先进。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