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在家乡从教的八年里(六)
----亲朋好友难忘记
(389)当年捞柴故事多
有诗叹曰:
肥仔顾家够辛勤,听闻离家众高兴;
当年捞柴故事多,忆起往事真开心。
惠良诉说好感动
自从1971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放了一年一度的寒假以后,在有一天的中午时候,我正坐我那部心爱的“飞鸽牌”自行车,很快便从我们的良荔大队学校,刚刚返回到家里来。
此时,那冬天的太阳,已经不再是像六、七月份那夏天的时候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正中天了,而已经变成为是西斜。而在这个时候,正好就是到了我们生产队,已经收上午的这段工回家吃中午餐的时分。
顿时之间,只见在我们村子里的四周一带,一时之间,显得是那样匿迹销声般的异常地宁静,几乎连一个人的影子也都看不见。似乎,此时村子里的人们,全都归宿在了自己的家里悠闲地吃起中午餐了……
你可要知道,此时,在我们家中,除了我们的小肥仔,他和村子里的小朋友们一起,也许,去对面那些农场的橡胶林带的那些地方,去捞树叶枯枝之外。
因此,此时,在我们的家里,就只是有尹妹、七妹、八妹和小兰,她们都一块正在新屋的中厅里,彼此之间,正在默默无言地在吃着所刚刚煮熟的红薯和芋头做的中午餐。
顿时之间,此时,我正顺手就将我所坐回家里的我的那部心爱的“飞鸽牌”自行车,迅速地推进到新屋中厅的墙角处停放好之后,正要准备坐下来,跟大家一块儿吃中午餐。
突然之间,似乎便听闻到在中厅的外面,好像有个人正在对着屋子中进行喊话。在起初,当我听起来的时候,好像有点觉得这个喊话声,总是有些十分耳熟:
“喂,王尹在家里吗……”
顿时之间,我马上便就能够清晰地听闻得出,这位往屋内正在喊话人的声音,似乎正是常常从凤山高中坐自行车回他老家----文江大队麻塘村的朱惠良老师的声音。
大家可要知道,这个朱惠良老师,是个中等个子的身材,在脸面上常常总会带笑容,头发也经常用木疏子将发形整理得油光发亮。因此,就在平日里,每当他与别人说起话来的时候,声音显得份外宏亮和悦耳。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他原来过去曾经是在博中高二十八班就读的。当我在高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高三年级毕业班了,正好又是卢品梅所在的那个班级当中。
就在大跃进的1958年,他正好高中毕业以后,就荣幸地考上了桂林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后来,到了1962年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陆川良田中学任教。
又到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1968年,那场在全地区各个县的每个公社,所掀起一股大办高中教育的浪潮当中,他便乘此机会申请调回我们博白。最后,被组织安排到了当时才由初中转为高中的凤山高中学校任教。
我还清楚地记得,过去,我在村子里务农的那四年的时间里,朱惠良老师他往往总是会利用每周的星期六下午,便请假回他的老家里去。因此,我常常会看见他在下午四点钟左右的时候,总是会肯路过我们家里的门口。
在有的时候,他会从凤山学校回家时,常常会肯顺路帮忙父、母亲他们带些钱款和一些衣物,或日常生活用品回来交给我们;
在有的时候,他还会给我们带回父、母亲的口信,或者书信回来。
于是,我便慢慢地就会发现,朱惠良老师他的为人,不仅很是随和且又非常热情。因此,他在我的印象当中,还是一个常常总是会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人,进行排忧解难的大好人。
我还听人说过,他常常会替别人进行打抱不平。就是看见自己单位领导,在有些地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他也敢于心直口快地挺身而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因此,他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给于了我一个很好的印象。
后来,我还从旁人的口中知道,他的爱人王大莲,原来正是我们大队书房垠村子上的大莲姑。她又刚好是一个我在良村小学读书的时候,大家一起同过窗的同班同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