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出到了村庄前面,此时夕阳已经快将要下山了。顿时之间,整个村庄上各家各户的猪、鸡、鹅、鸭等家畜和家禽,也好像跟那些整整忙碌了一天的社员那样,全都回屋进笼去了。
同样地,那闹腾了一整个大白天的社员们,也都各人自回到家里,手脚不停地忙着赶做晚餐,搞家务。
此时,刚才村庄上还是一片热闹喧哗的场景,在顷刻之间,渐渐地便随着夕阳的西下而慢慢消失。这一切,就正是成为了当年农村每天都几乎一样的普遍规律……
当我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迈步在村庄前面的田间小道上时,那日落西山的余晖映照着一片绿色的稻苗,正在一阵阵的晚风轻拂下,微微地在左右摇摆着。它们似乎在欢迎我这位远方的来客一般……
此时,随着这种悠闲且舒适环境突如其来的降临,再加上我这个高中同学又陪伴在我身边。因此,几乎劳累了大半天,且已有点疲惫不堪的我,便在瞬息之间,在精神上显得异常轻松而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于是,我刚才还疲惫不堪的神态,徒然之间,就像日落西山的余晖一样,便在瞬间,就荡然无存地渐渐消失掉了……
也许,是因为在我这个田间管理内行人的眼里,看见眼前这一片稻田的状况和长势,的确令我暗暗担忧,并且,还萌生出了许多我要想说的话题来;也许,我的这个高中同学,一时还是田间管理方面的“门外汉”,她是否也想聆听我说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我还是毫不掩饰地便马上开门见山说道:
“从村前一带的稻田禾苗长势的状况,我就知道了你们生产队目前晚造的大概情况了。像现在如此的稻田禾苗长势的状况来看,要是在我们队里,实在令我担忧。如此的稻苗,是很难达到亩产250斤的。
“因为,现在已临近秋分季节了,还是照样采取‘深灌不排’的那套陈旧、古老又落后的田间管理办法。以后即便是到了成熟收割的季节,如此差的稻苗,一定会是‘狗过无打卵’的,连用禾钩都难以进行收割啊……”
我用眼睛瞄看了我的那个高中同学一眼,似乎她还不大理解我说话的真正意思。此时,只见她却把话题,马上又转到了另外的一方面上去了:
“你也许不知道,原来我们这个生产队就是一个田多人少的山区穷队。因此,我们这帮小‘插青’才被安插到了这里。你可要知道,每一造的插田工作,常常都是‘动手早,收尾迟’。
“由于队上的大部分田块,几乎全都是分散在村上四周的几个山冲上。不仅常年几乎没水灌溉,有时候还得靠‘等天水’和‘山泉水’,才方能够把田插上。这就是目前队里的实际情况……”
从她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中,我便初步地知道了,这个庞桥村上的一些大体上的情况。
一般来说,当年安插“知青”要到所谓“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地方,其实就是要安排到那些边远地区中“人少田多”的穷队去。即是所谓“老、少、边、山、穷”的地方为主。
你可要知道,因为只有这样做,群众才会欢迎。要不然的话,如果都安排到了那些“地少人多”的地方去,那岂不是等于变相去与当地群众争食“口粮”了么?这样的话,群众那是决不会同意的。这也许,就是当年的现实情况。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便一块地走到了一个小山坡上。此时,眼前小山坡上的这番情景,不禁让我心中一亮:
“怎么会在这村前不远的山坡上,竟然能生长出如此这般齐腰间高,且又浓密的好柴草啊。如果要不是队里禁山的话,那能会有如此好柴的柴草哩,实在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当时,看到了如此这么好的一大遍的柴草,顿时之间,真是让我感到有种无限惊讶,并且还大大地开了眼界。此时,从我的内心里,自然而然便萌发出一种天真又浪漫的想法,便马上对我旁边的那个高中同学说道:
“如果要是让我用柴刀进行砍伐的话,这么又密又好的柴草,肯定花不上十分钟的时间,我准能够捞上一大担让你挑不动的柴草……”
正把我此时的驰思遐想的想法,对她说了以后,我便情不自禁的叹为观止地继续说道:
“如果,要是离我们家的路程稍微近一点的话,我非得在此捞上它十担八担晒干以后,再想法运回去不可。你可要知道,要是在我们那里,甚至就连禁了一年长长的禁山上的柴草,也休想能长得比这些闲山那样的好啊……”
此时,也许她听到了我正在大为赞叹,这些山区的柴草那样好的时候,也马上接着说上两句:
“哈哈,这里还只能算是松山墟的近郊哩。如果,要是你到了远处的嶂肚,或巨岭下、珠龙村一带的话,那些高山大岭上的木柴,便任凭你去砍伐了。要是那样的话,才真正是让你惊讶得目瞪口呆呢……”
其实,此时,我听到她所说的,其实句句全然都是实话。于是,我不禁联想起了在解放前,我们村门口前面的那些小山岭上,到处不也是一样全然都是树木丛生,满山遍岭都是长着那些人腰一般高的柴草吗?
那个时候,又何曾会想到,竟然会像现在这样哩。满山遍野全都弄成为了一片光秃秃地寸草不生的惨不忍睹的样子。
但是,你可要知道,其实弄成为这些惨状,全然都是因为现时由于“人多,灶也多”,以及其它的原因所造成的啊。
正是:
饭后迈步到村边,管理落后得改变;
山坡柴草确够好,赞叹一番实罕见。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