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三)(1)
----脱贫致富强队梦(上)
(196810----196811)
想当年,在每逢农忙季节到来的时候,才天刚一亮,只要听到王忠队长用广播筒一声呼喊出工,顿时之间,我们就扛着锄头、锹巴、镰刀等劳动工具一块走到地里来。
除了中午回家进行吃中午餐之外,便一直到了晚上六、七点钟天擦黑的时候,才能够回去。所以,有的时候,几乎都已经累得快要上不了床了。
自从凤山回来的这些日子里,我几乎都没有像以往天天写日记的那些习惯了,这其中是有多种原因所至。可是,或许正是在家乡这片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所真正留下来的,正是比文字更为珍贵的自己那青春记忆。
不是么,现在读者所能看到的这一篇篇的回忆文字,不正是几乎都是我那个时候每天所走过的足迹么。所不同的,只不过是采取一种追踪记述的方法而已。但是,并没有丝毫失去它半点的真实性……
(323)狠下决心改面貌
有诗叹曰:
回乡务农近月余,村上情况基本知;
狠下决心改面貌,奋力战天又斗地。
场面壮观又火红
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大概回到家里且又过了好几天时间以后,我便常常利用在白天生产队集体出工的那段时间,也开始去做些生产队里的工作了。
你可要知道,如果一个一贯以来都经常做惯劳动工作的人,要是一旦没有劳动工作做的话,那会令人感觉到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就便可想而知了……
再说,如果每天都能够出去做做队里的生产劳动,其实也是一种乐趣的大好事情。一方面,不仅能够为自己多争得一些工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就是可以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中,能够尽快地去结识生产队里那众多的男、女社员。
特别是,在我们上下两个村子上那四十多个年轻人,他们不但朝气蓬勃,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有说有笑。简直就像是亲如兄弟姐妹一般。因此,这样一来,大家在一起进行生产劳动的时候,便能够进一步地增进我与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我与他们之间在相互情感之间上的交流。这本身就是要比什么都显得重要多了。
还有,就是大家能够在共同的劳动工作之中,获得到一种在平日里,是难以得到享受这种在劳动当中所带来的快乐和开心。
你可要知道,这种在集体劳动之中,所以能够获得到的快乐和开心,有且只有,是自己亲身参加到平时的劳动之中,才能够从劳动当中去体验和品尝得到的……
有一天,在傍晚出最后的一节队里的工的时候,顿时之间,我便在家里就清晰地听闻到了老队长王忠正在大城门的塘头处,高声地用广播筒呼喊着社员出工的具体安排:
“请各位社员听清楚,傍晚这段工的安排是这样,‘使牛佬’分别到里坡、榕木根、社背一带的坡地,用牛进行犁好八月茹地垅;再由妇女带沙耙去负责刮耙回好垅,等待到明天早上全体社员出动,挑担粪水给八月茹施足肥料。其余的人员,全部到八升种塘冲负责挖队里的芋头回来进行分配,做为明天及以后的中午餐……”
也许,可能是由于王忠老队长讲话时的中气特别足;也许,可能是由于王忠当队长这十几年以来,因为天天都在负责安排喊出工,已经练就得算是极为熟练的原因。
因此,他的喊声显得特别宏亮、清晰且又富于感情。再加上,又是用那个已用了多年的广播筒在进行喊工,以至使在上下两个村子上,甚至连在里坡一带的人们,都能够清楚地听闻到他进行喊工的粗犷的声音……
当王忠队长喊了工后不多时,我就带着一担粪箕,一个挖芋头用的竹尖子,独自走到上高屋村的塘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