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咋办?要是天天来这一遭生意还咋做?”
景伯正说以后怕是得眼睛放亮,早上生意最好那会儿过了就得把钱收起来,混混翻不出多少钱来随便给点糊弄过去得了,说不定能躲过去,而且混混也不会只盯着你一家抢,不至于那么倒霉。
话是这么说那都是心存侥幸相互安慰,这一晚上一个个的都没睡好,第二天沈孟娘还是准时起来叫上男人一块儿去买猪杂了。
担忧是担忧,生意还是要做的,好歹把这个月过去了再说。
叶翠萍做完家务就按着婆婆的吩咐起锅烙饼,现在天气凉快很多,加上烙饼时要用油,既然刷油了就多烙几张反正能吃上三俩天。
景季茵不会揉面,烙饼还是会的,但那是用平底锅,调面和水拿筷子搅拌这个她会的,再加上适量的盐巴和葱花搅拌均匀,就能把面糊倒进平底锅,平底锅的好处就是可以让面糊均匀摊开,这种用传统锅贴出来的饼子她没做过,这会儿就在旁边学着。
叶翠萍做饼是先和面,和面的时候用温水,这样和出来的面软,有弹性,水太凉了,和出来的面硬;水太热了,面就被就烫熟了,所以要用温水。
面和好之后要放着醒面,两刻钟足以让面粉充分均匀地吸收水分,否则和好面之后马上烙,烙出来的饼会有疙瘩。
醒面后,她又将面擀成一个大长方条,将擀好的面上洒上少许盐巴,然后
轻轻的擀几下,之后涂上薄薄一层油,将面从一侧卷起来,卷好之后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大圆饼,这擀面是个技术活,景季茵跟着做了三次才勉强成型。
擀好之后将其放入已经烧热刷好油的锅里,不时将朝上的那面涂上一层油,然后再翻面,反复三次,歇火后盖上盖子,锅内余温使大饼开始上酥,就可以出锅了。
烙好的大饼香气怡人,表皮金黄,带着浓厚的米香味儿,刚出锅是最香的,景季茵忍不住就咽了咽口水。
“咋还这么馋?”叶翠萍说着把饼子拿出来,又拿了块给景季茵,景季茵欢欢喜喜地接过,还没下口就嘶了声,太烫手了!只能左右手换着拿,感觉不是特别烫了就咬了口,米香里带着微咸,还有油香,一连吃了大半个这才觉得干。
叶翠萍转头看男人和二叔子来来回回已经把大水缸装满了,就拿了块热腾腾的饼叫他俩洗了手吃上。
景仲茂吃着饼,“做吃食生意太费水和柴火了,这些天用了好些,我还想说要不要再买个水缸。”
“够用就先别买了,咱们也就做这一个月了,等做完就是年关估计就得停,添新的事儿还是明年再说。”
做大哥的这么说,景仲茂点点头,景江夫妻俩回来就听见他俩商量事情,问在说啥,听了之后就说:“我也是想腊月中旬就先不做了,年节有的忙,不管平时咋样这个年都要过得热热闹
闹的。”
就像他们这些普通人家,也就盼着过年时节可以吃口好的休养生息了,但也会为了这个年能否有余钱过得体面而焦虑不安,沈孟娘吩咐儿子们处理猪下水,和大儿媳俩人就忙着缝制新衣了。
之前就给每人做了一身梜衣,这个秋天穿着正好也不耽误干活,可天气日渐冷下来就不够用了,得赶着快些做一身厚实的麻衣才行,还有就是得再做三床厚实被子,不然就现在那些肯定不够暖和,现在手头有钱了沈孟娘就舍得花钱,咋说都得让一家子吃穿提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