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和导演谈剧本(2 / 2)

我记得你不是沪海人吧?原来来过沪海吗?你退伍后在京城,为什么会想到写一个发生在沪海的故事呢?”

孔捷:“其实最开始并没有考虑故事发生在哪里。只是我看到嗡嗡嗡结束后,有许多上山下乡的知青返回了城市里。原来他们的青春被嗡嗡嗡耽误了,而返回城市以后又发现原来熟悉的城市似乎又不再欢迎他们。

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写一个能激励起这群人斗志的故事出来,让他们鼓起勇气重新开始,让他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其实我觉得,返城知青的群体数量这么大,他们这群人中总有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吧?

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想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京城的。可是我在京城观察了一阵以后,就发现京城在这方面的氛围应该还是不如南方浓。许多年青人那是宁愿当顽主,也不想当个体户。

考虑到龙国南北的差异,南方地区的商业氛围一向强过北方;所以我写故事的时候就决定把地点放在南方。

当时有考虑的两个地方就是沪海和羊城。羊城那里我不熟悉,也没有去过。而沪海这里我在部队练习沙盘推演的时候,曾经演练过沪海的攻防,那时查过一些沪海的资料,对沪海的了解倒还多一些。所以这个故事我就放在沪海了。

而这个剧本其实也挺简单的,我就是想通过一些生活琐事、家族伦理等这些方面来反应一个主题: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是历经生活磨难、锤打之后,仍然可以面带微笑,看向太阳的人。而能始终面向太阳的人,终将收获太阳的恩赐!

就是这样了。”

白臣听完,忍不住称赞道:“果然不愧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著名作家的人啊!这思想就比一般的年青人高了不止一个境界。”

孔捷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白老您过奖了!”

白臣:“这样看来,你对高治华的塑造,就是你说的那个能够始终面带微笑,看向太阳的人了?”

孔捷:“内核是这样的。高治华在骨子里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他是一个热情的人。哪怕是生活再痛苦不幸,他也总是可以找到快乐幸福的地方。

当然!我认为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倒可以不用完全拘泥于剧本上原来所写的那些。您有更好的想法,完全可以添加或者改动。”

白臣对于孔捷的这个看法十分赞同,又问道:“那你对秦腩这个角色是什么想法呢?”

孔捷:“秦腩是一个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女人,而且因为有一个私生子,她同时受到了生活上的叠加打击。所以她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人。

为了不再继续受到外界的伤害,她选择用冰冷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但是她本身其实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她只是不想继续受到伤害而已。

最开始的时候,她所有的行事范围其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活着。

而后来,秦腩是遇到了她的太阳,也就是高治华。在太阳把她外面的那层冰做的铠甲融化之后,他们两人才一起收获了幸福。”

【作者题外话】:欢迎加入紫山老祖的书友群,群号52162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