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查房时,汤茜遇见老人的三儿子,她诚恳地告诉他:“你父亲目前的病情恐怕是撑不了太久了,我建议你们早点接他回家,珍惜可以和他最后一点的相处时光。”
“我们知道,已经在安排了,我在郊区给父亲找了一家风景和环境都挺不错的养老院,那边一准备好就直接接他过去。”
“养老院?”汤茜蹙眉,“我认为还是在家休养对老人比较好吧。”
“不行的,我们子女们工作都忙,以前我父亲还能帮我们照顾一下小孩子什么的。现在他生病了,自己都照顾不来,还是送养老院,有专业的护工,照顾他我们才放心点!”
汤茜眼前突然出现一只被利用完的老狗,被主人嫌弃赶出家门的情景。
既然家属这么说,汤茜作为医生没权利管人家的家务事,只能尊重他们的决定。
可是这一等,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急诊的床位紧张,还有很多情况严重,却住不进来病房的患者。
汤茜只能再次找老先生的家属沟通,这次遇见的是老先生的大女儿,同样的话汤茜又说了一次。
“医生你的好意我知道,我也希望接我父亲回家去住。只是我两个弟弟和弟媳都有很多意见……”
大女儿面露难色,汤茜想到王建那一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不好再追问下去了。
一天又一天,老先生还在病房里住着。罗新已经对汤茜发了三次脾气,责备她这么点事都处理不好。
汤茜考虑到老先生的今后的处境,有点不忍心反复催促。
一日早上汤茜出门诊,病人的二儿子和儿媳忽然急冲冲地闯进诊室,说:“我们决定今天接我父亲回家,能不能现在帮我们办出院手续,我们现在就走!”
他们夫妻的态度让汤茜十分的不解,为何先前托着不出院,今天突然改变了心意?而且还要这么急?马上就要走?
虽然出诊出不去,为了给家属方便,汤茜还是求别的医生帮他们办了手续。
当天下午汤茜去查房,本以为老先生已经离院,但在住院病人清单里还是发现了老人的名字。
汤茜去问护士们:“37床不是着急出院吗?怎么还没走?”
于扬第一个凑上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们家本来是准备接老先生走的,但没多久他的另一个儿子也赶来了医院,和他哥哥在病房里大吵了一架,然后就又不出院了。”
“搞什么呢?!”
汤茜颇感意外,可惜身为外人,人家的家务事不便掺和进去。
于是老先生又住了下来,没有对症的药物,不需要吃药,也不需要打针。
每次遇见老先生子女,汤茜就像个推销员似的,追在人家屁股后面问出院的事,但每次都得不到正面的回应和肯定的答案。
某一天下午,病人的女儿独自前来医院,主动提出要帮父亲办理出院手术。
汤茜都被忽悠怕了,半开玩笑地问她:“最后你们决定接你们父亲去哪里住?不会又是临时变卦吧?”
老先生的女儿叹了口气,告诉了汤茜事情的原委,“汤医生,我也不怕你笑话了。不出院实在是不得已的决定。”
“上次临时改变决定的事,我们都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因为大家都想接父亲去自己家里住,只是去谁家住一直决定不了。”
都想接去自己家里住?汤茜暗想,这一家人转了性了?都良心发现了。
“那很好啊,你父亲能有你们三个这么孝顺的儿女,他应该感到欣慰吧!”
在医院里,汤茜见过太多老人病重,子女当成烫手山芋争相推诿的例子,他们之前的表现也让汤茜认为又是这样。
但现在子女们能够想开,珍惜和父亲的最后一段时光,汤茜觉得老先生也算是幸运。
“从一开始我就表示要照顾父亲最后一程,但我父亲有几处房产,还有一些存款……”
“所以弟弟们一直防着我,认为我接走父亲动机不纯,是想把父亲的钱骗走,所以始终不让我接回家去住。”
“上一次我二弟弟来办出院手续,就是为了这些房产和存款,他们想把我父亲藏起来,不让我们有机会接近,结果被我小弟弟发现才没得逞。”
“其实我小弟弟让父亲去郊区养老院住,打的也是一样的主意……”
老先生女儿的回答,让汤茜觉得一阵寒冷,瞬间对人性的黑暗再次感到失望和害怕。
“那你今天怎么接你父亲出院?你的弟弟们会没有意见吗?”
按照大女儿的说法,她偷偷接走了老先生,难不保两个弟弟再来医院闹一通。
“他们的车在楼下等着呢,父亲会先去我小弟家,晚点律师会过来。趁我父亲还清醒的时候,把房产和财产的遗属都办妥,接下来他们就会送我父亲去养老院。”
汤茜几乎可以预见,没有房产,没有钱,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癌症晚期老人,最后在养老院的日子。
送走了老先生,王建再次在办公室里不住地叹气,随后他自己突然乐了起来,感叹道:“多亏我奶奶没财产,没有钱,要不我爸爸这么辛苦,也会被弟弟妹妹认为动机不纯了!”
这一次,汤茜成功被王建传染,也跟着一同叹起气来,可怕的病床边的人性。
儿孙满堂的背后,也可能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