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省委机关大院。
早晨的阳光照射在高高的楼房上。
树木葱茏,鸟儿欢鸣,一副美好安宁的美丽景象。
省委大楼前的台阶下,站着梁副书记和省纪委的有关人员。
郝大勇在一辆越野车前,正在和梁副书记握手告别。
一会儿,郝大勇乘坐的越野车已经驶出明湖市区,进入了宽阔的高速公路。
越野车迎着朝阳疾驰。
两边田野无垠,青山隐隐。
郝大勇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风景,感慨万千,同时脑海里面再次响起赵子刚的声音:
我这次下派扶贫的马虎沟村属于青山县的马耳山乡。青山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每三个青年中就有一个为国捐躯,现在,还有十万群众在贫困中挣扎——
这些话语,是赵子刚日记中的句子。
郝大勇不由自主地再次拿出赵子刚的日记本,认真地看了起来。
马耳山乡驻地龙凤寨。
远处,影影绰绰的群山,蜿蜒起伏,似蛟龙腾飞;近处,清秀的山峰,又似一个睡意未醒的凤凰仙女,披着蝉翼般的簿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注视着脚下熙熙攘攘的小镇。
随着镜头的缓缓摇下,马耳山乡人民政府的三层小楼,座落在一条街道的顶端,俯瞰着门前街道道两侧的商店和摊位,以及各种来往的车辆和行人……
“海曲市青山县马耳山乡人民政府”
“海曲市青山县马耳山乡政协委员会”
两个白底黑字的大牌子竖着挂在大门右侧的墙上。
“海曲市青山县马耳山乡委员会”
“海曲市青山县马耳山乡人大委员会”
两个白底红字的大牌子竖着挂在大门左侧的墙上。
大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幅醒目的红色横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省派马虎沟村第一书记郝大勇同志下乡精准扶贫”
马耳山乡大院内三楼的乡党委魏玉明书记办公室内,一共坐着魏玉明书记、乡党委秘书王以前以及马虎沟村支部书记韩守礼、马耳山乡文化站长魏知书,省团委派马虎沟村扶贫干部向小虎五个人。
魏玉明书记坐在写字台后看着王以前问道:“郝大勇同志离我们这里还有多远?核实了吗?”
王以前赶紧说道:“我已经打电话核实过了,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应该到了。”
魏玉明盯着王以前,认真地问道:“你确定能准时到达?”
王以前肯定地说道:“如果不出意外,一定能按时到达。”
魏玉明书记松一口气,这才转而问另外一个问题:“市里和县里的媒体记者来了多少?”
王以前说道:“市日报社、青山晚报、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县日报社、县电视台都来了,一共十五个人,都在接待室里等着呢。”
魏玉明书记:“好,你去照顾好媒体的记者,千万要招待好了。我一会和组织部的刘克勇部长,去马耳山乡和大坡镇的交界迎凤坡去接郝
大勇同志。”
乡党委秘书王以前顿时走了出去。
魏玉明书记看着马虎沟村的书记韩守礼问道:“老韩啊,你们马虎沟村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只要出面,周永贵就不见影,周永贵出头,你保准躲起来。”
韩守礼陪着笑脸说道:“周主任说乡里有书记乡长亲自安排,一定没问题,他要在村里安排好,别让马虎沟村给咱乡里抹黑!”
魏玉明笑道:“这个滑头!”
魏玉明又道:“上午的赵书记追悼会,是不是你故意躲开的?”
韩守礼叫苦道:“魏书记,这么大的事我可不敢胡来,你看看,这针口还在呢?”
韩守礼说着扬起手背,上面果然粘着一团药棉。
魏玉明说道:“你果然没说谎,我就知道你这点党性还是有的!”
魏玉明又对魏知书和向小虎说道:“你们两个都是郝大勇同志的搭档,等郝大勇同志来了后,我们要一起和县里刘克勇部长开个见面会,你们好好想想,到时候要讲些什么!”
郝大勇在越野车里。
越野车疾驰而过。
郝大勇手里拿着赵子刚的日记本,微闭着眼睛,脑海里是赵子刚的温和的声音:马耳山乡派出来迎接我们的是魏玉明书记,他刚来马耳山乡任职只有三个月,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书记。迎接我们的地方非常有意思,叫迎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