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倒霉的俞家军(2 / 2)

“其实郑一官有独霸之心并不奇怪。他年岁不大,也未做过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是得了海商李旦和阎思齐的遗产才成为同辈海盗中的翘楚。可李旦不止他一个义子,而且还有个亲儿子李国助呢,阎思齐也有一班老兄弟,他郑一官凭什么独吞李旦和阎思齐的遗产?”

“若是郑一官能够服众,那他吞了李旦的遗产也就吞了,海盗之间总还是以实力为尊。但郑一官资历声望并不能力压同辈,其他人必然不服,少不了也会生出争一争的心思。所以他必须成为霸主才能让同辈众人不敢再有染指那两份遗产之心。”

至此刘多宝基本明白了许澹想要表达的意思。

“许先生是说对郑一官来说招安并非最终目的,为了达到全部吞下李旦和阎思齐遗产的目的,他必须保证再也没有能够和自己抗衡的同辈。”

“所以他绝不会允许朝廷再招安其他海盗。俞总兵过去招安过其他海盗,所以郑一官也不决会允许俞总兵复出,对不对?”

许澹对刘多宝的理解能力很满意,欣然点头。

“正是如此。俞大人下狱之后我等也曾上下打点,但却毫无效果。还是俞大人先窥破其中蹊跷,传信让我等赶紧自保,这才让我们逃得性命。只是这下俞大人便是能侥幸逃得性命,只怕也永不会为朝廷所用了……”

说到这里他咬牙切齿。

刘多宝此时心里却飞快的盘算起来。

俞大猷是抗倭名将,俞咨皋也在福键做到总兵官,这父子俩在福键折江的人脉应该不少。虽然现在俞咨皋失势,但俞家名望人脉还在,哥以后要在福键折江一带发展业务,与俞家拉上关系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现在俞咨皋下狱,倒正是个和俞家拉上关系的好时机呢。

至于交好俞咨皋有可能得罪郑芝龙,那也没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会独霸大明东南沿海,这本来就不符合哥的战略布局,哥决不能放过在郑芝龙的地盘上埋下几颗钉子的机会。

刘多宝准备小赌一把,立刻对许澹说:“俞总兵乃忠良之后,没想到竟遭郑一官陷害落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心中不平。小子不才,也想为俞总兵尽一份力。”

“别的小子也帮不上忙,但若是需要银子,小子也能拿出几千两。”

刘多宝与俞咨皋素昧平生,只是看在俞大猷的面子上就主动拿出几千两银子营救俞咨皋,这让许澹甚为感动。他连忙抱拳行礼。

“刘小朋友高义,许某代俞大人谢过了。我也不瞒你,俞大人在福健多年,带领水师防御海盗,驱逐红毛,多有功勋,闽浙百姓感念俞大人保境安民之功,也凑了不少银子用来营救俞大人。”

“只是郑一官控制了李旦的遗产,财力雄厚,那些官早就被他喂饱了。因此想要救俞大人,多几千两银子也事无补。”

许澹虽然没要刘多宝的银子但两人的关系却拉近了不少,随后两人聊起天来便少了许多隔阂。接下来几天里,两人就水师的练兵、战法、造船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切磋。

许澹原本是福健水师的游记,和海盗、荷兰人都交过手,实战经验丰富。他讲述的一系列战例让刘多宝对这个时代的海战又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

此外通过许澹的讲述,他也对东南沿海官场的形势,商业形势和海盗之间的纠葛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

刘多宝作为穿越者,拥有高于这个时代的眼界,他把穿越前从网上看到的一些海战理论贩卖过来,让许澹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等船到了斌曈昽的时候,两人已经几乎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