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数千名修士从太初分支出发。
以太初门为起点,分作三个方向前行。
在江峰的授意下,大队伍走的相对缓慢一些。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赵立宁充分的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
估计赵立宁自己都没想到,他喜欢装比的性格,有一天竟然在战场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太初分支门外。
赵立宁把三百名修士分成三股,各自找了两名亲信弟子带领前往各处宗门刺探消息。
而他本人,则是参与到潘贵这一支队伍。
原因很简单,这一支队伍战线最长,一路向北,可以让他直接从太初分支装比到滨江。
九洲之人传承观念根深蒂固。
即使赵立宁成了修士,也是无法免俗。
衣锦还乡,说的大概就是赵立宁现在的状态吧。
对外的身份是紫微宫外事长老,自身具有金丹境的修为。
虽然他的身旁也就跟着一百名普通的新晋弟子,可是身后的大军,那可是有好多分神境强者坐镇啊。
试问他所到之处,哪个小势力不会城隍成功?
太初门一战的确打响了紫微宫的名气,也让世人见识到了紫微宫的实力。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小势力就会放弃传承,加入到紫微宫。
这一路走来,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覆灭了十几个小弟子。
明智的修士知道紫微宫势不可挡,主动投诚,接受紫微宫抛出的橄榄枝。
不过这些人还需要过心性考核这一关。
没有江峰的点头同意,潘贵也不敢擅自做主,将他们直接变成紫微宫正式弟子。
最后,潘贵与杨青霖交流之后,想了个折中方案。
给他们一个记名弟子的身份。
等到经过战争考核,获得紫微宫的认可以后,才能晋升为正式弟子。
这个方案,的确解决了当前的困局。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不愿投诚之人,也好办。
陈岐不是一直跟着吗?
那这位紫微宫第一管事,正确手底下人手不够呢。
于是乎,一路走,一路收编。
陈岐的手下从一千两百名,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成功发展到一万人。
其中,以陈岐这支队伍收编的人最多,占了五千的名额。
另外两只队伍的领队,没有陈岐这么强硬的能力,只能是随波逐流而已。
北上的则以整支队伍,也从最初的一千多人,发展到八千人。
抛去五千附庸。
获得认可的正式弟子还是只有一千人。
剩下的那两千人,全都是记名弟子。
三只队伍的人数全部加起来。
紫微宫光是太初分支这边,就已经达到三万人的恐怖数字。
消息传来,连坐镇太初分支的江峰都吓了一跳。
原来九洲并不是缺修士,这些人全都隐藏在暗处修行。
如今浩劫降临,才一个个走到地面,寻求生路。
当然了,对比整个九洲十六亿凡俗之人的体量。
几十万,乃至于上百万修士,仍旧是沧海一粟。
1比1600的修行比例,也的确能显示出蓝星球的修行之困难。
江峰前世修行所在的星球,修行比例那可是1比10
也就是说,平均十个凡俗之人,就能诞生出一名修士。
江峰不奢望把九洲国境内的百万修士全部掌握在手中,只要能招揽一半,他就有把握在浩劫中杀出一条生路。
现在需要的仍是时间。
用了三个月,三支队伍才走了南境三分之一的路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是一场统一之战,并非像是普通赶路,万里路程,一日便可抵达。
走走停停,偶尔还要交战之后还要空出时间休整。
每处理一个势力,平均花费的时间都在一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