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御史想起被户部卡住的痛苦,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
皇上一拍桌子:“你头痛?你没有朕的万分之一头痛!能转到你那里去的头痛都是万不得已才给你的,朕在前头、在朝堂上,给你拦住了多少糟心事儿,你知不知道?!”
高御史迷茫地看着口沫横飞的皇上,慌里慌张的摇了摇头。
这一刻他突然有种这么多年辜负了皇上的感慨。
觉得自己有点渣。
皇上在取得全面胜利之后,才重新语重心长的跟他说:“爱卿仔细想一想,治水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民生对不对?但要想治水,首先要有钱啊,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不是这道理?”
高御史点点头。
皇上:很好,保持你这种乖顺。
“林承遇在计算上有得天独厚的地方,否则也不会被你看重,但除此之外,你想想你之前跟他共事的时候,他别的方面的优点就没有了吗?是不是他处置了很多细碎的事务,让你能够不受打扰的思考问题?所以你才喜欢他。”
这也的确是事实。
不过不是皇上自己想到的,是徐凌庚之前提了一句林承遇细心谨慎,如果说只精于计算的话,那还不算最好的人才,林承遇的精明能干是体现在他细心务实能将事情处置的几近完美上的。
皇上想一想林承遇的年纪,觉得也是时候给儿子培养几个得力的能吏了。
而且,虽然林承遇的答卷都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过激的话,也没有指点江山的意思,但是其中在质朴的语言之下,那种自信,那种隐隐约约的表达出来的匡维天子,报效朝堂的意味却叫皇上嗅到了。
这是什么?这简直就是打瞌睡遇到了枕头!
这样的人才就该留在朝堂之中好好的出力,这样的新鲜血液,定然能为积弊良多的朝堂带来新气象,新变化!
所以皇上既循循善诱,又拿出一副“今日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的惫懒来,就是让高御史不要跟自己争。
其实高御史也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何尝不懂这个道理?
怪就怪林承遇这孩子太过实心眼,这一份试卷,侧重了民生,而弱了水利,其实也不是弱,就像皇上说的,的确水利跟民生息息相关。
他到了最后才想起来问问皇上:“那林明德可能进一甲?”
皇上这时候已经是大获全胜,笑眯眯地道:“这个就要看他在殿试中的出息了。”
高御史也知道自己僭越,连忙住了嘴。
皇上这才又道:“高爱卿这几年深受风湿痹病,也该留在京中多休养几年了,也多为社稷取用一些能干的人才,总比累着你一个人要好吧。”
高御史想了想道:“皇上深谋远虑,是臣想法狭隘了。”
皇上打发了高御史离开,想了想去了皇后宫里。
皇后正在烹茶,意境悠远逍遥,见着皇上来了,才不慌不忙的站起来。
皇上携了她的手往里头走,笑道:“今日高兴,所以来见见梓潼。”
皇后就笑起来:“皇上有什么高兴的事,说出来让臣妾也跟着高兴高兴吧?”